本文轉自:蘭州日報
地處小隴山茫茫林海深處的徽縣嘉陵鎮嚴坪村的名勝古跡五徵窯,具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歷史上是隴蜀古道的必經之地,這裡山水連袂風光旖旎,不言而喻是個修身養性的最佳之地。
位於東西走向大殿山中部的五徵窯是一座五個連環在一起的天然石窟洞穴,洞與洞之間相互貫通,因受地理環境影響每當山林裡吹風時,徐徐刮進石窟里的風因風速大小變換出悅耳的不同聲調,有如天籟之音在人間迴響。據當地文化學者介紹,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兒安慶公主曾在五徵窯出家修行。更神奇的是窟內有一眼清亮的公主泉,傳說那是安慶公主的眼淚滴濺而成,幾百年來一直盈滿泉池。她的愛情故事感動著一代代人,至今在小隴山及周邊的甘陝兩省廣為流傳。
安慶公主為什麼能在徽縣的五徵窯和兩當的西姑庵出家修行呢?據史料記述,事情的原委和她的父親朱元璋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
朱元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偉大人物,他不僅是大明帝國的締造者,在歷史上治國理政方面也是個很有建樹的皇帝。出身貧寒的朱元璋和大腳馬皇后的愛情故事在民間留下了不少的佳話廣為流傳。滯留在五徵窯的安慶公主就是馬皇后的心愛之女,她自小聰明伶俐深受父親朱元璋的寵愛。成年後安慶公主嫁給了百姓出身的進士歐陽倫,婚後二人感情非常融洽和好。這本是一樁幸福美滿的婚事,可是這個歐陽倫金榜題名,有幸迎娶安慶公主後,從小飽受貧窮的歐陽倫心理上有了變化,貪欲之心愈加膨脹,妄想依仗老丈人這座靠山大發不義之財。
據說洪武三十年(1397年),歐陽倫奉旨前往川、陝等地辦差,他不僅不感恩老丈人的提攜,還私自動用官車,不顧朝廷法令,擅自橫闖政府關卡,屢教不改一次又一次地遣人販茶出境,從中牟取暴利。因為歐陽倫是皇親,對於他的不法行為,陝西布政司等地的官員也不敢怎麼責問。更令人髮指的是,歐陽倫還多次縱容家奴毆打衙門稅吏。朱元璋得知後為了以正朝綱,按照明律賜歐陽倫死罪。當時安慶公主正在小隴山一帶遊山玩水,接到歐陽倫被父親正法的消息后,悲慟萬分的安慶公主認為都是錢財害了丈夫的性命,她將隨身帶的金首飾等貴重物品全部分散給五徵窯周邊的老百姓。接著擇日在大殿山的五徵窯削髮為尼,從此守著一盞青燈過上了清苦研學的日子。
安慶公主在五徵窯因為思念心愛的丈夫歐陽倫,成天以淚洗面,晶亮的淚珠和清晨的露珠一樣日復一日地滴落在腳下的一塊岩石上,在岩石上沖刷出一個臼窩,這臼窩裡盛滿了安慶公主的眼淚,年復一年感動了五徵窯的土地爺,看著安慶公主每天這麼傷心落淚,土地爺也忍不住落淚了,他和公主的眼淚不知不覺中融化在這裡,日積月累臼窩越來越大,漸漸地變成了一泓水源旺盛的清泉,裝得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有傳奇色彩的五徵窯公主泉裡的水一年四季不虧不盈都是滿滿的。
這個和安慶公主相關的民間傳說在甘陝兩省周邊各地已經流傳了數百年,當前唯一有史料考證的就是五徵窯石窟洞壁上殘留的明代壁畫和有安慶字樣的文物磚瓦,還有五徵窯下面的公主墓、塔院、桃園、金槽等歷史遺址可作佐證。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有關安慶公主的歷史蹤跡可考證的地方還有一處,那就是毗鄰的兩當縣雲屏鎮西溝峽風景區小溝流域的西姑庵,這裡山水連袂,風景秀麗,風光旖旎,可謂是人間仙境。該遺址留存明代佛塔7座,塔身均有圖像和文字概述。小溝河對岸建有麒麟寺院1處,石窟寺1處,現存佛像20余尊,清代鐵質記事雲板1塊,廟產田地300多畝,均由駐廟僧侶耕作,具有一定的考古研究價值。因為西姑庵和五徵窯同屬大殿山山系,兩地東西相距僅為10公里左右,從地緣而言很有可能和安慶公主當年修行有直接關係。
□李躍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