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你患的是XX癌晚期,存留期只有X個月。”
當你聽到這句話時,你會用怎樣的方式度過餘生?美國一位90歲的奶奶Norma,選擇了放棄治療去旅行。
2015年,Norma的丈夫去世了,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後她被確診了子宮癌。醫生建議先接受手術治療,再進行放療、化療,延長存活期。
不過,老奶奶卻沒有被突如其來的癌症嚇倒,她說自己已經“活得夠久”了,一生都在追求快樂,不想在離開這個世界前,因為癌症治療變得遍體鱗傷。和家人商量並獲得支援后,她決定放棄治療,和家人一起到處旅行!
說走就走,安排好家裡的一切后,奶奶和兒子、兒媳婦,還有家裡的大狗狗,踏上了全美之旅。
為了記錄旅途上的美好時光,保存Norma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影像,Norma的兒子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了旅途中的點點滴滴。
說來也怪,很多癌症病人在進入系統化的治療之後,狀態都不如患癌前。然而,Norma奶奶卻不走尋常路,一路上,她彷彿一個健康的人,一點兒也沒有感受到癌症帶來的痛苦。
相反,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Norma奶奶的兒子表示:一路上,他們看到了以前從未看到過的風景,還遇到了很多友好的陌生人,這一切都令他們感到滿足。Norma奶奶則表示:享受當下,在跨越美國的路上,我變得更堅強了。
對於天性愛自由的Norma來說,如果在90幾歲高齡選擇無休止的手術、化療,那簡直比死還難過。Norma說,自己的身體情況已經無法承受癌症治療帶來的痛苦,一味地治療只會降低生活品質,無法快樂地離開這個世界。
一、癌症晚期還要不要治?
眾所周知,晚期癌症病情發展很快,甚至可以一夜之間讓生命消亡,這也是很多人談癌色變的原因。通常來說,癌症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因此,很多不幸的癌症晚期患者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治還是不治?
治,身心備受折磨不說,還要負擔高額的醫療費用,最後治不治得好還很難說;不治,就這麼等死,心有不甘。
到底該怎麼辦?難道癌症晚期就要放棄治療嗎?當然不是!
癌症晚期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雖然癌症可以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分期越早,治癒希望越大,但是僅僅用分期來衡量還有沒有救是不科學的,還要看身體情況、經濟條件、治療難度等各方面的因素。
1、身體情況,在接受癌症治療尤其是放化療的時候,會產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年齡大、免疫力減弱,或者自身患有多種疾病的人,可能無法承受放化療的強度,治療效果就不理想。
2、因病致貧,是很多癌症家庭存在的現象。通常,一個癌症患者一年需要的治療費用在6萬元左右,還不包括在治療期間產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等等各方面的費用。如果是癌症晚期,治療難度加大,治療費用會更高。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癌症的治療費用就是個無底洞。
3、治療難度,不同的癌種,在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治療效果都不一樣。有的癌種比較常見,醫療水平比較成熟,即使已經到了晚期,治癒希望也還是很大的。有的癌種很罕見,發病率很低,惡性程度很高,甚至很多人聽都沒聽過,即使是早期,治療意義可能都不大。
所以,對於癌症晚期還要不要治這個問題,不能只從癌症分期去下定論,還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潛在因素。
二、哪些癌症到晚期還有治癒希望?
前面提到,不同的癌種治療難度不一樣,5年存活率也不一樣。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高達99%,多數在發生轉移前就能夠被診斷出來;甲狀腺癌的5年生存率大約為98%,最常見的類型是生長緩慢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睾丸癌的5年生存率為95%,對於晚期睾丸癌患者來說,通過手術聯合放療、化療也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此外,黑色素瘤、皮膚癌、乳腺癌等癌症的5年生存率也比較高。而且,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特效藥被研發出來,在將來,越來越多的癌種,將大大提高5年生存率。
三、癌症患者如何延長生命?
其實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不管早期還是晚期,癌症患者都不要放棄任何一絲活下去的希望。只要人還在,希望就還在,即使被確診了癌症,也不要自暴自棄,應該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自己也要掌握癌症護理常識,提高機體免疫力,與癌細胞對抗到底。
比如,調整飲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根據個人身體狀況,積極鍛煉,增強體質;保持愉快的心情,對自己有信心……
癌症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今,癌症已經不再是絕症,而是一種慢性病。只要我們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癌症,積極主動地對抗病魔,就一定能笑到最後。
參考資料:
[1]《世界癌症日:早期干預 60%癌症可預防和治癒》.央視網. 2018-02-04
[2]《國家癌症中心:健康生活方式 助力癌症防治》.生命時報. 2019-09-15
[3]《7種癌症可以治癒》.新浪網.2015-01-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