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病到癌症,只有三四步!醫生提醒:早知道還有逆轉的機會
更新于:2025-03-26 07:39:11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看似不嚴重的小病,其實是癌症的“前身”。

62歲大爺感染乙肝,5年後成了肝癌

重慶合川一位62歲的大爺,在5年前一次體檢中發現了乙肝病毒感染,由於沒有典型癥狀,大爺自以為不嚴重,便在斷斷續續服藥一段時間后自行停葯了。大爺一向喜歡抽煙喝酒,確診乙肝后也沒有戒掉。

大約一星期前,大爺突發右腹疼痛,有時疼到晚上睡不著,於是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肝區有佔位。

大爺在兒女的要求下又去了重慶市腫瘤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結果已是肝癌晚期。

七種小毛病容易拖成癌症

癌症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從一些不嚴重的病變開始慢慢發展,慢慢惡化,最終變成癌症。所以並非所有小病都可以拖著不治,尤其下述這7種就有發展成癌症的風險。

胃潰瘍——胃癌

準確地說,慢性胃潰瘍本身並不容易發展成癌症,臨床統計顯示胃潰瘍直接癌變的概率僅有1%~5%。

之所以慢性胃潰瘍會和胃癌挂鉤,是因為胃潰瘍周圍的黏膜中很容易滋生癌細胞。胃潰瘍周圍黏膜總是反覆糜爛、再生,細胞不停分裂,基因突變的概率就更高,於是容易促發胃癌。

因此,雖然胃潰瘍與胃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但也需要引起重視。

現在胃癌發病出現年輕化趨勢,也是與很多年輕人生活不規律同時對胃部的小毛病不重視有關。經常有胃痛毛病的,還是應該及時尋醫問診,徹底根治,才不會增加胃癌風險。

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

甲狀腺結節是由甲狀腺細節在局部異常生長引起的散在病變,如今非常常見,據悉,50歲以上的城鎮居民超聲檢出率超過50%。

甲狀腺結節距離甲狀腺癌有多遠?廣東省醫師協會甲狀腺專業醫師分會副主委、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甲乳外科主任醫師徐波表示,臨床上的甲狀腺結節一般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甲狀腺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

2.惡性的甲狀腺結節大多數為甲狀腺癌;

3.良性的甲狀腺結節有惡變的可能,惡變的概率大概是1%-10%。

不過,即便概率低,也不能掉以輕心。查出甲狀腺結節后,一般要先在彩超下初步判定性質。如果彩超報告中出現“結節邊界不清”或“結節鈣化”的描述,則惡性可能較高,這時就應當再做血檢、穿刺活檢等進一步檢查,確認結節的性質,如果是惡性則應儘早切除。

肺部結節——肺癌

肺結節與甲狀腺結節類似,它可能是良性炎症、出血或局部纖維化,也可能是非典型腺瘤、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轉移癌等惡性病變。

要確定肺結節的性質,一般也要在影像學通過觀察其邊緣、形狀、密度等初步判定,如果有惡性的可能,再進一步採用PET/CT、穿刺活檢等方法確認。

由於肺位置較深,手術難度較大,因此若未發現結節有惡變可能,一般不必急著切除。70%的肺結節發展緩慢,只要保持定期隨訪,留意其變化即可。但隨訪一定不能忽視,尤其肺結節為多發性的或尺寸較大的患者,以及長期吸煙的肺癌高危型患者,不僅要隨訪,還要增加檢查頻率。

口腔潰瘍——口腔癌

慢性口腔潰瘍也同慢性胃潰瘍類似,因為黏膜長期反覆糜爛、再生而容易滋生癌細胞,形成口腔癌。

一般口腔潰瘍在1周內就能自愈,無需治療,但若經常發生口腔潰瘍,則要找出原因,比如看看是否有殘缺的尖銳的牙齒經常磨損口腔黏膜,或是否有不良口腔衛生習慣,或喜歡嚼食檳榔等。找到原因後,就要徹底解決問題,避免口腔潰瘍頻繁發生增加癌變的風險。

乙肝——肝癌

乙肝發展為肝癌,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乙肝是一種慢性肝炎,會反覆損傷肝臟,肝臟則反覆進行自我修復,慢慢地有炎症的部位就變成許多纖維結締組織,這便是第一階段從乙肝發展成肝纖維化。

當肝纖維化越來越多,纖維結締組織越來越粗壯,就會慢慢完成第二階段,從肝纖維化到肝硬化。

而在第二階段的進程中,眾多的纖維結締組織里,若有某個點位發生了癌變,就可能引發最終的肝癌,這便是第三個階段,從肝硬化到肝癌。

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積極治療,不可姑息,雖然乙肝目前無法治癒,但只要病情控制得好,也不會增加肝癌風險。

腺瘤性腸息肉——腸癌

腸息肉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一般非腺瘤性息肉極少有癌變,而腺瘤性息肉則比較危險,有數據顯示95%的腸癌都是從腺瘤性息肉發展而成的。

一般發現腺瘤性息肉,醫生都會建議做預防性切除,且越早切除越好。但很多腺瘤性息肉在切除過後還會復發,因此這類患者也被歸入腸癌高危人群,即便術后也需要定期做腸鏡檢查。

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

一些研究顯示,有乳腺囊性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會比其他女性高2~3倍,且兩種疾病的發病時間平均間隔約10年。

之所以乳腺囊性增生與乳腺癌有相關性,可能因為在囊性增生的基礎上容易產生非典型增生,尤其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發生癌變的概率更高。臨床統計也發現,這類乳腺囊性增生合並非典型增生的患者有3%~4%最終發展為乳腺癌。

不過從總體概率看這個數字還是比較小的,而且可能性不等於絕對性。乳腺癌發病有更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家族遺傳、未育或晚育、未哺乳、長期補充外源性雌激素、長期抽煙酗酒等。若發現乳腺囊性增生,注意保持定期檢查,且盡量避免這些會提高乳腺癌風險的因素影響,也完全可以防止乳腺癌的發生。

參考資料:

1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 乙肝病毒愛“潛伏”小心拖成肝癌.環球網.2015年7月28日

2 張慶.什麼是消化道息肉?[J].養生保健指南,2019,(52):77.

3 乙肝病毒是肝癌的高危因素.生活時報.2016年01月21日

4 再小的肺部結節 每年也要隨訪.大河健康報. 2014年11月11日

5 甲狀腺結節離癌有多遠?一文帶你讀懂甲狀腺結節.人民網.2019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