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走路鍛煉,身體一樣差?4個誤區,是時候瞭解了
更新于:2025-03-26 07:38:23

走路也能鍛煉身體嗎?很多人對此頗有疑問,但是小九要肯定地告訴你:能!只要掌握科學的走路鍛煉方法,對於人體健康調節,心肺功能的增強,都是頗有良效的。

但是對於走路鍛煉的誤區以及科學的走路方法,你有瞭解過嗎?

常見的走路鍛煉誤區 其實還真不少!

1、走路不是普適運動,有些腦血管疾病或者大病初愈者往往身體比較虛弱,而快走鍛煉往往需要耗費比較大的體力,所以不建議大病剛初愈的人選擇走路鍛煉。

2、飽腹走路,有的人習慣吃飽了就下樓走走消食,但專家說了剛吃完飯不要急於進行運動,最好是吃飽了就休息30分鐘后再走路運動,不然會導致胃積食同時因重力下垂。

3、走路越多越好,這是很多人的一個慣性思維,認為只要增加走路量就可以擴大效果,但是走路並非越久越好,長時間的走路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久而久之可能會導致關節炎。

4、走路過快。走路要想達到調節身體的作用,其實走路的速度也是有講究的,不宜過快,而且走路是一種緩慢的有氧運動,走得快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那麼走路鍛煉的最佳步數是?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正常人每天的走路鍛煉步數應該達到6000步。但是根據不同的人群身體狀況,6000步只是推薦值,也要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負荷。

對於不同年齡的人來說,每天走路鍛煉的最佳步數當然也是不一樣的,一般老人或者小孩最好是達到一天6000步的走路運動量,而健康的成年人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增加,每天的步數維持在一萬步左右,可以有效達到鍛煉的目的。

說了這麼多,怎麼走路鍛煉才正確?

其實科學走路也很簡單,時間選擇很關鍵,有專家指出,早上六點到十二點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時間段,晚上部分路段照明無法保證,容易出現意外,因此,走路的最佳時段應該集中在下午,晚飯後半小時也是不錯的走路時間。

走路走對了時間還要走得舒適,一雙舒適的運動鞋就很有必要了,大家可以自己按照最舒適的頻率進行,每天走上半小時即可。

最重要的是,走路鍛煉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使身體得到鍛煉的效果哦

總的來說,走路是一種非常低成本而且效果極佳的一種有氧運動,但是因為社會環境影響,每個人對於走路的科學認知都比較缺乏,往往會犯一些錯誤,導致走路運動失效,其實走路要想走出健康,應該掌握科學的走路方式,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走路鍛煉的目的。

參考資料:

1、《走路鍛煉八項注意》,光明網,2018年04月05日

2、《日行萬步對身體好嗎?正確步行方式需注意這些》,人民網,2019年9月19日

3、《走路快慢可預期壽命長短》,健康時報,2015-11-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