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不發燒的人更容易得癌症?聽了這個說法,趙叔還是有點擔心的。
趙叔今年36歲了,他只在初中時得腮腺炎發燒過,但從那之後感冒了就流涕、咳嗽,也不會發熱,難道以後真的要得癌症了嗎?
民間也流傳類似的說法,是一個人小病不斷,那麼在老了以後就不會生大病,而平時不生小病不感冒的人,以後一旦生病就是沒治的大病。這種說法得到了大眾的普遍認同。
人為什麼會發燒?不一定是壞事!
人類是恆溫動物,但我們的體溫會隨著自身調節以及外部環境的改變而不斷做出反應。而且,絕大多數人無論是小時候還是成年,都發生過發熱的現象。
發熱分為主動和被動的兩種。
主動發熱,就像我們的感冒發燒,是受中樞神經系統介導以及控制的主動升高體溫。一旦體內有導致發熱的致熱源,那麼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調節,人體會產生一種叫前列腺素的物質。別誤會,跟男人的前列腺沒啥關係。
前列腺素會使大腦中下丘腦的體溫調定點升高,以使身體適應內外的環境,最終能按照設定的平衡值達到平衡,而且不會無限升高。你沒聽說過一個人感冒能夠燒到50度,是因為身體設定的溫度點極限就是40度上下,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為了應對體內的炎症反應。
另一種情況是被動的體溫升高,也就是“太熱了”,這不是身體主動做出的調節,機體不能散熱,反而在不斷吸收環境中的熱量,導致人體的散熱功能出現紊亂。“中暑”就是這種典型的被動過熱的情況。
從發熱的機制來看,人體溫度適度增高,能夠減緩病毒或細菌的生長和複製,並增強對抗疾病的免疫功能。但發熱也不是沒有限度,尤其對於兒童來說,發熱會導致兒童的心肺功能出現一定的損傷,儘管隨著治療,這種損傷會終止。
為什麼有人常年不發燒,這正常嗎?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有的成年人動不動就發熱,而有的成年人就是長期不發熱,這又是什麼導致的?
身體主動發熱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能,目的是抵抗病毒和炎症的侵蚀,而長期不發熱的人,首先說明他的身體沒有觸發這種保護機能,進一步說明他的身體沒有遭受到病毒或者細菌的侵蝕。那怎麼可能呢?怎麼會不遭受侵蝕?是個人都會生病啊?
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一個人的體質強悍,免疫系統預警性強大的話,那些常規的病毒細菌往往還沒有在他的體內紮根,直接就被幹掉了,以至於來不及觸發發熱機制。
另一種因素就是,有的人平時對身體保護的很好,注意養生,身體的抵抗力可能不強悍,但通過人為的控制和預防,也能抵禦這些常見的疾病,從而也就不會發燒。
但是,發熱只是身體機能調節以及生病的一種情況體現,影響人體健康的疾病有很多,不見得都會通過發熱來表現,比如高血壓、糖尿病、一些胃腸系統疾病等。所以說,不發熱的只能說明在這一個方面防禦的好,而針對其他疾病的預防情況,就是另外一種可能了。
長期不發燒的人,會不會更容易得癌症?
至於說不發熱的人容易得癌症,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發熱和癌症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腫瘤疾病是內外部因素導致細胞突變,身體發不發熱跟細胞突變的關係不大。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長期不感冒不發熱的人,可能會自認為身體強壯,對致癌因素不加以防備,從而忽視了身體的其他致病源,進而給癌症留下可乘之機,為腫瘤創造條件。
提醒:長期低燒更要注意
事實上,某些癌症在發病的階段,反倒會引起低燒反應。一些癌症患者在前期的發展階段,身體會不明原因的低熱,而且持續時間可能會長達幾周,這就可能是癌細胞在人體內活動導致了炎症反應。如果出現了不明原因的低熱現象,就該提高警惕,到醫院進行檢查。
參考資料:
[1]一年感冒2次才算健康嗎?揭無科學依據的傳言.南方日報.2015.3.13
[2]五年不發燒易得癌?不靠譜![J]. 家庭科學·新健康, 2015, 000(002):15.
[3]持續低燒慎防淋巴癌.東方日報.2017.9.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