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今晚報
|
不少人渴望踏上遠方的旅程,去領略不同地區、不同國度的風景,體驗別樣的文化。只是,有時受時間、金錢等因素的制約,無法隨心所欲。生活中,還有一種既可以開啟精彩旅程,又無需花很多錢受不少累的旅遊——閱讀。
閱讀,是最便捷、最實惠的旅遊。這是我近日讀了幾位名家經典遊記散文後得到的體會。閱讀,是名副其實的“心靈旅遊”。當你輕輕翻開一本書時,便打開了一扇通往某個新奇“景區”的大門。
讀書“旅遊”,穿越時空,不受交通與鈔票的制約。近日,讀了《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如同穿越時空,與幾位舉世無雙的天才人物會面一般。讀書還可以跨越地域,領略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既可以跟隨司馬遷的筆觸,沉浸在波瀾壯闊的古代歷史中,領略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霸氣,也可以和李白一起暢遊名山大川,盡情領略祖國山河的壯麗;既可以走進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漫步古老的巴黎街頭,感受那濃厚的藝術氛圍和浪漫的氣息,也可以沉浸在瑪律克斯的《百年孤獨》中,體悟拉丁美洲神秘而奇幻的世界。
讀書“旅遊”,輕鬆便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論是在清晨的陽光中、午後的茶香裡,抑或是在夜晚的寧靜中,只要我們願意,都可以拿起一本書,讓心靈去遠行。與現實中的旅遊相比,讀書“旅遊”更加經濟實惠,只需要有一本好書,就可以盡情享受“旅遊”的樂趣。而且讀書“旅遊”可以反覆進行,多次閱讀想讀愛讀的同一本書,每次都能從中發現新的感悟和體會。
讀書“旅遊”,隨心所欲,不受他人的約束或影響。實地旅遊,少不了要聽導遊吆喝,不是來去匆匆,便是蜻蜓點水。讀書的過程,不受任何人干預,或浮光掠影、淺嘗輒止,或鑽入其中、深讀細品。當我們閱讀一本好書時,美妙的文字會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畫卷,甚或任由我們根據自己的想像,構建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世界。這樣的精神世界,往往比現實中的風景更加美麗,更為奇幻。
讀書,是一種可以讓心靈得到滋養、讓人生更加充實的“旅遊”。當你拿起一本書時,便開啟了一場屬於自己的“旅遊”。在書的世界裡,你可以找到老師、找到朋友、找到智慧、找到愉悅,無拘無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有滋有味去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