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淄博日報
冬日再掀綠色風尚——
都市人為何愛上DIY種菜?
冬日再掀綠色風尚——
都市人為何愛上DIY種菜?
冬季DIY種菜掀起綠色風尚
□本報記者 楊秋雲
這個冬天,你種菜了嗎?在寒冷的冬日,當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室內DIY種菜(自己動手種植蔬菜)再次成為網路熱詞。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無論是狹小的陽臺,還是溫馨的室內空間,那一方小小的綠色天地,讓人如沐春風。
親近自然治癒心靈
現代都市,高樓大廈如林,人們長時間沉浸在人造環境里,對自然的渴望也愈發強烈。而DIY種菜,讓人們開啟了親近自然的大門。
張店區市民小林女士是這股潮流中的一員。在她家的陽臺上,原本擺放盆栽的角落如今被改造成了一片生機勃勃的“菜園”。“我種了生菜、香菜、菠菜還有幾株辣椒。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陽臺看看它們有沒有長大一點,給它們澆澆水、松松土,感覺非常治癒。”小林笑著說。她表示,自己之所以開始DIY種菜,一方面是為了能吃到新鮮、無農藥殘留的蔬菜,另一方面,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侍弄這些蔬菜也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
“當親手將一顆種子埋入土壤,那一刻,內心是沉靜而美好的。”DIY種菜愛好者王女士也表示,冬日外面天寒地凍,室內溫暖如春,DIY種菜能親眼目睹種子衝破黑暗、茁壯成長,那嫩綠的芽尖,每一片舒展的葉子,在陽光下都閃爍著生命的神奇。
對於都市人熱衷DIY種菜的現象,社會學專家認為,這反映了現代城市居民在快節奏生活中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一種回歸與嚮往。“在城市中,人們與自然的接觸相對較少,而種菜這一活動能夠讓他們親近土地、感受生命的成長過程,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同時,自己種的菜吃起來更放心,也體現了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
就如資深DIY種菜人士小林所言,在種植過程中,指尖輕觸那鬆軟的土壤,與大自然親密地互動,是冰冷的電子螢幕和虛擬世界永遠無法給予的。
播種健康與歡笑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在自家陽臺或庭院開闢一方小菜園,親手播種、澆水、施肥,到最終端上自家餐桌,成為許多都市人的新樂趣。
近日,在河北廊坊,市民王女士的父母在磚縫裡種出了一院子大白菜。王女士表示,她父母曾經嘗試種植過絲瓜、豆角、南瓜、西紅柿、黃瓜等,長得都挺好。網友們紛紛點讚,種菜話題再一次衝上熱搜。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猶如陰霾,頻頻籠罩著人們的餐桌。農藥殘留、激素濫用、轉基因爭議等,讓消費者在選購農產品時憂心忡忡。而DIY種菜,則成為了人們捍衛食品安全的有力武器。
“我種了黑蘑菇、金針菇、白玉菇,等長出來,就可以吃了!”DIY種菜愛好者王女士不僅種綠色蔬菜,這個冬天,她還養起了菌類蔬菜。她說,從菌種的精心挑選,到每日給菌包噴灑水霧,整個種植過程需要全程悉心照料,無需擔憂農藥和化肥的侵害,不僅吃得安心,更能讓味蕾得到極致享受。
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被縮短,同時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營養成分。對於那些追求健康飲食,崇尚品質生活的現代人而言,DIY種菜無疑有著難以抗拒的魅力。
對於家中有孩子的人而言,冬日出門少,在家中DIY種菜是一部生動鮮活的自然教科書。在親手栽種、澆水、施肥、除草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觀察力、耐心和責任感得到了悉心培養,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創意生活新風尚
DIY種菜是一場充滿創意與想像的奇妙之旅。從造型別致的種植容器挑選,到適宜土壤的精心調配;從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蔬菜品種搭配,到錯落有致的蘑菇種植佈局,每一個環節都宛如一幅精心繪製的藝術畫卷。
據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近幾個月來,各類蔬菜種子、土壤、種植工具的銷量大幅增長,網友們紛紛分享自己的種菜經驗和成果,相互交流心得與技巧。有的展示嫩綠的菠菜幼苗,有的炫耀掛滿枝頭的小辣椒,還有的分享用自家種的蔬菜製作的美味佳餚,引發大量點讚和互動。
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此時已不再僅僅是食物,它們更像是傳遞情感與關愛的使者。“當將這份飽含著辛勤與愛意的勞動成果饋贈給親朋好友時,關愛與溫暖在心田裡流淌。”王女士表示,在一次次的分享中,她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那份真摯的聯繫與互助,同時,種菜也為家庭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DIY種菜作為一種都市生活方式,不僅為人們帶來了新鮮的蔬菜和健康的生活體驗,還在城市中營造了一抹濃濃的田園氣息。在寒冷的冬日里,不妨嘗試開啟DIY種菜之旅。它不僅能為單調的季節增添一抹生機與活力,更能讓我們在親近自然、保障健康、加強社交與節約開支等多個維度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