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卡?無糖?瘦身?別讓網紅食品收割智商稅
更新于:2025-03-25 23:20:02

本文轉自:大連晚報

新華社北京

3月14日電

宣稱“低卡、無糖、營養、瘦身”,近來一些網紅食品打著健康賣點,迎合消費者心理,吸引了不少人跟風購買。但消費者需擦亮眼睛,識別這些行銷噱頭和文字遊戲,保護自身權益。

最近,一種名為“乾噎優酪乳”的奶製品風靡網路,號稱有較高營養價值,且低熱量。經第三方實驗室檢測6款銷量較高的“乾噎優酪乳”,結果顯示樣品中沒有一款符合低熱量。其中一款產品標註熱量407kj/100g,實測778kj/100g;另一款產品標註脂肪1.4g/100g,實測12.8g/100g。檢測結果遠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允許的誤差範圍,涉嫌營養成分表虛標,此外也不符合低能量低脂肪的標準。

記者瞭解到,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低能量要求為能量≤170kj/100g固體或≤80kj/100ml液體;低脂肪要求為脂肪含量≤3g/100g固體或≤1.5g/100ml液體。

某品牌一款名為“乳清蛋白麵包棒”的麵包,聲稱“和牛奶一樣營養,比蘋果還低的熱量”。仔細查看配料表,實際添加的乳清蛋白含量只有0.4%。

某品牌一款“松茸醬油”的調味料,整個產品的標籤和行銷話術都在突出“松茸”加釀造醬油,讓消費者覺得松茸才是主角,醬油是點綴。然而細看配料表,松茸的排位非常靠後,實際添加量很少。

連酵母都“卷”起來了。某品牌一款藜麥吐司麵包外包裝上描述“使用鮮酵母,活性高、風味足”。記者走訪超市發現,不少品牌的麵包外包裝上都突出標明使用鮮酵母,售價也隨之提高了。

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主任鍾凱告訴記者,其實鮮酵母、半乾酵母和普通的乾酵母都已經有商品化產品,各有優缺點,不能說沒差別,但是差別不大。消費者不要被其行銷噱頭牽著鼻子走,影響自己的選擇。

醫生說我有低血糖
醫生說我有低血糖
2025-03-26 08:16:01
生活多一“碘”健康
生活多一“碘”健康
2025-03-26 08:35:15
老人怎麼有效增肌
老人怎麼有效增肌
2025-03-26 08: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