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體重管理門診“橋頭堡”
更新于:2025-03-25 23:10:18

本文轉自:健康報

□ 本報評論員  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進行體重管理,有助於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相關疾病,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在此過程中,要發揮好體重管理門診的專業化、引領性作用,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科學化、個人化、可持續的體重管理方案。

  科學的體重管理,離不開專業化指導。體重管理關鍵是要“吃動平衡”,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人難以長期做到“管住嘴、邁開腿”,常常陷入體重反彈的怪圈;有人盲目追求快速減重,選擇節食或者濫用藥物,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兒童、老年人、孕婦、基礎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選擇減重方案時就更要慎重。為此,建好體重管理門診這個“橋頭堡”,為不同人群提供精準化、專業化的高質量體重管理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契合民生期待,推進醫防協同、醫防融合的有益探索。

  體重管理需要發揮多學科的專業優勢。以前,一些醫療機構的內分泌科、中醫科、營養科、康復科等科室成立減重相關門診,提供的干預方案各有側重,干預效果也參差不齊。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聯合發佈的《“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強調,要發揮專業技術優勢,規範體重管理服務模式,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體重管理門診或肥胖防治中心,整合相關專業資源,提供肥胖症診療服務。這一要求為體重管理門診有序發展指明瞭方向:要橫向聯動相關科室,開展多學科診療(MDT),提供一站式綜合干預方案。近些年,北京協和醫院等醫療機構打造“一站式”體重管理門診,由多學科專家共同制定包含醫學營養治療、行為心理干預、運動干預等在內的綜合性治療方案,有效提升了肥胖症診療水準。

  推動體重管理門診建設和發展,需要縱向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將體重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基層。用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這個抓手,以家庭醫生為“針”、以上級醫療機構的專業指導為“線”,將體重管理理念“縫”進簽約人群的生活中,有助於提高體重管理服務的可及性、連續性。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作為浙江省“體重管理年”活動試點,率先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重管理門診全覆蓋,通過多學科協作管理超重肥胖人群收效明顯,為基層開展體重管理服務提供了經驗。

  在奔向全民健康的大道上,體重管理門診要科學發展,承接好這份人人追求主動健康的希冀。期待各級醫療機構打破學科邊界和醫院邊界,讓優質資源流動起來,構建起以健康為中心的規範診療與長期體重管理的新模式。

為熱愛買單正流行
為熱愛買單正流行
2025-03-26 03:41:06
一對珍珠鳥
一對珍珠鳥
2025-03-26 03: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