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患者要好好照顧自己
更新于:2025-03-25 22:45:27

本文轉自:江西日報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球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常無臨床癥狀,不易被診斷,多數中晚期患者確診時已失去了防治疾病進展的最佳時期,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存在較多痛點和難點。

  怎樣早期發現腎臟病

  體檢是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的重要方法。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肥胖、服用腎毒性藥物等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因素。存在相關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腎臟病相關檢查(尿液檢查、血肌酐檢查、腎臟超聲等)。沒有慢性腎臟病高危因素的成年人也應定期參加體檢。如果首次體檢沒有發現腎臟病,則可1至2年做一次腎臟病相關檢查。有慢性腎臟病相關癥狀者,如泡沫尿、尿顏色變深、水腫、血壓高、尿量減少等,需要及時就診。

  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飲食管理上,慢性腎臟病患者應遵循“低鈉、低蛋白、低嘌呤、低鉀”的原則。建議每天鹽攝入量<5克,不吃動物內臟,少吃海鮮,不喝啤酒。腎功能不正常或服用普利類降壓藥物(ACEI)、沙坦類降壓藥物(ARB)的患者要低鉀飲食,不吃橘子、香蕉等富含鉀的食物,也不要吃低鈉鹽(含有鉀)。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戒煙,並控制好血壓,這可以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速度。有蛋白尿或合併糖尿病的患者,首選普利類或沙坦類降壓藥,控制血壓<130/80毫米汞柱;血壓難控制的患者,注意做腎動脈彩超排除腎動脈狹窄等可逆轉性原因;合併水腫的患者,適當使用利尿劑治療,有助於控制血壓。

  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要使用具有腎損害作用的藥物(俗稱“傷腎葯”),例如靜脈使用慶大黴素、長期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等,也不要使用劣質美白產品。

  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每1至3個月到醫院複查一次。對於糖尿病、肥胖、病毒感染相關性腎病(乙肝、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腎小球微小病變、膜性腎病等基礎疾病,規範治療后可以明顯地延緩疾病進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