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肝癌大國,2個常見壞習慣很少人能改,排第一的不是喝酒
更新于:2025-03-26 07:56:37

小艾在後台收到一位粉絲的提問:我爸爸前一陣子皮膚變得很黃,連眼睛都是黃的,尿液還有一些發紅,腹部也時不時地劇痛,尤其是在吃完飯之後,肝區的地方也會出現不適。我在網上簡單查了下,跟肝癌的癥狀好像心裡挺害怕的,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是肝癌呢?

臉色發黃,是肝癌的表現嗎?

首先,我們搞清楚什麼情況下容易導致臉色發黃。臉色發黃分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主可能與食用過多的胡蘿蔔、橘子等,長期服用一些含有黃色素的藥物,或者氣血不足、皮脂油膩等有關。

病理性原因可能與肝臟膽道系統疾病有關,臨床上,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癌等肝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表現為臉色發黃、眼睛發黃、小便發黃等。

黃疸,是指鞏膜泛黃,屬於肝癌的典型癥狀之一。臨床數據顯示,肝癌患者中出現黃疸癥狀的約有15%-30%。正常情況下,膽汁參與人體很多的代謝。當癌細胞壓迫膽管時,就會膽汁由膽管排入腸道的過程,引起膽管梗阻,使膽汁淤滯、膽紅素反流入血,引起皮膚、粘膜、和眼白等部位泛黃。

除了黃疸之外,肝癌的癥狀還包括:

1.上腹疼痛或肝區疼痛,疼痛感具有間歇性的特點,時輕時重,反覆無常。

2.消化不良,具體表現為腹部飽脹、厭食、腹脹、腹瀉等。

3.出現全身性癥狀,比如渾身乏力、體重下降等。

4.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涉及全身各個部位,使用止癢葯也沒有效果。

5.大便異常,大便顏色由正常的棕黃色變成灰白色。

肝癌越來越多,5大誘因要提防

肝癌的發生不是由單一的因素引起的,與很多原因有密切的關係,比如:

1.乙肝等病毒性肝炎。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是肝癌的常見危險因素,從乙肝發展到肝癌,只需要經過“乙肝→肝硬化→肝癌”三步。

2.年齡。年齡在40-50歲的中年男性,肝癌的發病率約為50%。這一年齡段的男性,通常為家庭和工作忙碌不堪,身體過度疲勞,精神壓力也大,再加上經常需要出去應酬,肝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3.飲酒。酒精是誘發肝癌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長期攝入大量的酒精,會影響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形成脂肪肝,如果不及時控制,會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最終演變成肝癌。

4.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存在於發黴的玉米、花生等發黴的食物中。長期食用黴變食物,肝癌的發病率也較高。

5.不良的飲食習慣。長期食用醃制類、煎炸類、燒烤類食物,會使體內蓄積大量的如硝酸銨、苯並芘等致癌物,久而久之,就會誘發肝癌等癌症。

保護肝臟,兩個壞習慣及時改

而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護肝臟,以下這兩個壞習慣也要及時改:

·熬夜

熬夜傷肝,長期熬夜的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熬夜會導致晝夜節律紊亂,一方面會造成代謝綜合征,內分泌失調,降低肝臟的代謝能力和解毒能力。另一方面使機體在基因水準上失去了對細胞生長的正常調控作用,促進癌細胞的生長。

所以,優質的睡眠對於降低肝癌風險意義重大。提高睡眠品質,保護肝臟,一是早睡早起,盡量在晚上11點之前上床睡覺;二是養成規律睡眠的習慣,保證在固定的時間睡覺和起床。

·長期壞情緒

研究發現,壞情緒會給肝臟帶來損傷。中醫認為肝主疏洩,調暢氣機,經常出現緊張、焦慮、抑鬱、憤怒等不良情緒的人,會使交感神經經常處於亢奮狀態,釋放出大量的活性物質,使人體代謝旺盛,加大耗氧量,增加肝糖原的消耗,不利於肝功能的正常運行。

所以,我們要遠離壞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學會合理發洩不良情緒,比如找人傾訴、培養一兩種興趣愛好、出去戶外走走等等。

其它保護肝臟健康的建議

當然,除了改正以上兩個壞習慣外,保護肝臟還要做到:

1.及時接種乙肝疫苗,形成抗體,預防乙肝病毒感染。

2.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同時避免攝入發黴食物。

3.適當運動,每周至少運動3天,每天的運動時間至少在30分鐘左右,積極提高免疫力。

4.定期體檢,年齡在35歲以上的男性和年齡在45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檢查肝功能,肝癌高危人群更要定期進行血清甲胎蛋白(AFP) 和肝臟B 超檢查。

數據顯示,我國肝癌病發率遠高於其他國家,因此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高危人群,都要增強對肝癌的認識,積極預防肝癌,平時多注意自己身體出現的異常,定期體檢,降低疾病風險。

參考資料:

[1]《眼白髮黃是上火沒休息好?錯!學會看眼睛,肝癌提前知!》.CCTV生活圈.2017-05-26

[2]《12種可以保護肝臟的食物,大部分很常見你卻不知道,快收藏!》.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2020-07-27

[3]《這個特徵太明顯了,醫生一眼就看出她有肝癌!》.健康時報.2021-03-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