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下班後搞副業背後根本原因,是經濟壓力、主業無法得到滿足感?還是實際工作與預期不符?
更新于:2025-03-31 12:11:06

我覺得可能跟房價高,學歷和職場內卷,工作無法實現個人價值都有或多或少的關係吧。

♾️一、買房似乎是每個年輕人的夢想

在外打工租房十餘年,搬過7、8次家,每次打包搬运重新找房子,都能磨滅你對大城市的一絲幻想。

沒有人喜歡居無定所,漂泊不定,大城市光鮮亮麗,工資高生活好,卻沒有一處可以安身。

這讓很多打工人沒有安全感,所以很多人之所以賣力的工作,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買得起屬於自己的房子,哪怕再小再破,終歸是自己的,生活也有了盼頭。

但大城市的「房價」豈是爾等就能高攀,大部分人月薪拿著不過萬的薪水,還要將大部分錢用於租房,光靠打工這些「死工資」,即便付得起首付,掏空所有的生活,還要背負30年的貸款。

所以,年輕人除了節流,還需要「開源」才有可能買得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就逼的他們必須要做副業,利用下班和業餘的時間,放棄很多娛樂和社交的時間,為自己的生活多一份保障,也開闢了一項新的技能。

就比如我知道的幾個做自媒體的博主,他們都因為自媒體收到了獵頭拋來的橄欖枝,成功轉行進入新媒體公司,賺兩份工資,一份是主業工資,一份是副業工資,兩份工作相輔相成,越做越好。

知乎官方最近就在教大家如何0基礎做全媒體,我就是從知乎這裡學到了很多知識,入口放在下面了,有需要的小夥伴也可以去聽聽,技多不壓身。

♾️二、學歷和職場越來越卷

不知道為什麼,近幾年互聯網行業發展不太景氣,再加上疫情,現在變得人比崗位多,高學歷的佔比也越來越多。

今年好多人失業被裁員,甚至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工作,即便是從大廠出來或者是985211畢業的都是如此。

所以我奉勸今年想換工作的人一定要「謹慎」,大環境不好,還是先求穩,或者可以趁業餘時間發展副業,再從長計議。

我覺得做自媒體對於職場人來說就是一項很好的副業。

首先,它只需要一台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

其次,對於職場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項或者幾項專業技能,可以選擇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發展自媒體。

一方面可以加深和學習更多職業技能,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學會了新媒體運營的相關知識,為自己職業拓寬道路。

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數已達到2億,加上近幾年就業形勢不好導致大批人員失業,自媒體行業也開始捲起來了。

新人如果想現在入局,確實沒有之前容易了,但是自媒體市場離飽和還很遠,如今開始步入2.0「全媒體」時代,這個概念還比較新,我也是從知乎那裡聽到的,現在只有知乎官方有做這個課程,建議想彎道超車,快速趕上自媒體末班車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去聽聽,入口放下面了,早鳥價只需0.1元,我覺得還是挺有用的。

♾️三、世界那麼大,我不想做一顆「螺絲釘」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對生活開始有更高的追求,他們的「詩和遠方」不再局限於一個格子間里,日復一日的做著同樣的事,把365天活成統一天。

他們嚮往的生活是遊歷山水間,自由的呼吸,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我們從小接受著差不多的教育,長大後做著差不多的工作,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是唯一的,都有著不同的喜好和三觀。

很多人大學報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工作后又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難得現在可以通過「副業」來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價值,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這種感覺應該只有做過的人才會懂,也有很多人從事自由職業后,就再也不想回去上班了,因為自由職業真的是太香了。

即便每天也可能需要深夜趕稿子或者剪視頻,但這種感覺跟加班完全不同,一個是在為自己做事,且能看到成果,一個是在無意義內卷,且毫無收穫。

「全媒體時代」即將到來,提早把握風口,佔領賽道,學習方法在下面了,跟著有經驗的人學習才能少走彎路,快速成長。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下班搞副業,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哪怕再辛苦,做副業也讓生活開始有了「盼頭」。

很感謝當初的自己選擇了做自媒體,雖然沒有做成什麼百萬大v,但是它讓我在失業時不迷茫不焦慮,在沒有工作收入時還能支撐自己的生活,這難道不需要感謝當初「堅定不移」的自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