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大約有15%取決於知識和技能,另外85%取決於溝通--表達自己的觀點的能力和激發他人熱情的能力。的確,善於溝通的人往往會受到人們的尊重、愛戴和擁護。
那麼,什麼樣的溝通方式能讓人感到舒服,並且有助於成功呢?
01 讚美行為而不是讚美人
例如,如果對方是廚師,千萬不要說 "你真是個了不起的廚師"。他心裡清楚,比他厲害的廚師多了去了。但如果你告訴他,你每周有一半時間在他的餐廳吃飯,那就是一種非常聰明的讚美。
2 通過第三方表達讚美之情
俗話說:"背後不說人壞話"。但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其實是事半功倍的,從第三個人那裡聽到對自己的讚美,會更有真實感和說服力。
3 禮貌用語也要說得恰到好處
客套話是為了表示你的尊重和感謝,所以要適可而止。
如果對方是通過別人間接聽到你的表揚,比你直接告訴我還要驚喜。反之,如果你是在批評對方,就不要通過第三者告訴對方,以免火上澆油。
人家為你做了一點事情,你就說謝謝,對不起,這件事情麻煩你了。至於懷才不遇,還請你多多指教。這種缺乏感情的客套話,可以免了。
4 面對誇獎,說聲謝謝就好。
當人們被誇獎時,大多數人都會說 "謝謝你!"。或者他們會一笑而過。與其這樣,不如坦然接受,直接對對方說謝謝。有時候,當有人誇獎我們的衣服什麼的時候,如果你說:"只是討價還價的便宜貨而已! 反而會讓對方感到尷尬。
5 要有欣賞競爭對手的雅量
當你的對手或討厭的人受到表揚時,不要急著說:但是... 即使你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你也要說:是的,他很努力。展現你的雅量
6 批評也要看關係
忠言未必逆耳,即使你是善意的,對方也未必能體會到,甚至誤解你的良苦用心。除非你和對方有一定的友誼或信任基礎,否則不要隨意批評。
7 批評也可以很悅耳
一個更容易接受的說法是,"我對你的..: "我有一些關於你的想法... 也許你可以聽一聽"
8 時機很重要
千萬不要在週一早上批評他人,幾乎大多數人都會出現週一憂鬱症的癥狀。也不要在週五上班前,以免破壞對方週末休息的心情。
9 注意場合
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評你的朋友或同事,這些話私下裡、關起門來說就行了。
10 同時提供建議
除了批評外,還應該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這樣才能使你的批評更有說服力。
11 避免錯誤答案
比如說。不,應該是......,這樣的話就像是你在故意找麻煩。此外,我們還經常說。我聽說......,感覺就像你聽到了新聞一樣,這是不合適的。
12 不要回答說你是對的
這句話很不好聽。對方聽到這個回答,難免會想。你知道你在問什麼嗎?所以就直接嗆聲說:知道!
13 改變無用的口頭禪
每個人都有一個習慣性的口頭禪,但它很容易讓人反感。比如說:"你知道嗎?你知道我的意思,你清楚嗎?,基本上......,實話實說....。
14 去除不必要的噪音
有的人習慣在每句話的末尾加上 "啊 "等字樣,如 "那意思啊"、"當然 "等,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會顯得不莊重、不穩重。
15 不要問對方的公司是做什麼的?
你在一次活動中遇到某人,他介紹說自己在一家公司工作。不要問: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這個活動可能是他們公司組織的,如果你不知道,那就尷尬了。也不要說:你知道嗎?聽說你們公司做得很好!因為對方這個季度的業績可能下降了30%。你應該說 你在公司擔任什麼職務?如果你不知道對方的職業,就不要問,因為他有可能沒有工作。
16 不要問你不熟悉的人為什麼?
如果我們對對方不夠瞭解,就問對方為什麼?有時候會有指責和人身攻擊的意味。例如,你為什麼要那樣做,為什麼要做那個決定,這些問題應該避免。
17 不要以為所有人都認識你
當你遇到一個以前見過面但不是很熟的人時,千萬不要說:"你還記得我嗎?" 萬一他們不記得,那就尷尬了。最好的辦法是先自我介紹:"你好,我是×××,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18 拒絕也不能失禮
就餐時,如果主人推薦你吃一些你不想吃的東西,你可以說。"對不起,我不能吃這道菜,但我會多吃..." 讓對方感受到你真的很喜歡和欣賞他們準備的食物。如果你吃飽了,你可以說:"這些菜太好吃了,如果我沒吃飽,我真想多吃點。"
19 不要表現出你比對方好的樣子。
在社交場合聊天時,如果有人說他剛去紐約一周,不要說上次去了一個月,這樣會破壞對方的談話。最好順著對方的話,分享你對紐約的感受和喜愛。
20 不要糾正別人的錯誤
不要太膽小地去糾正別人的發音、語法或事實,不僅會讓對方感到尷尬,而且還會顯得你很愛表演。
21 不懂就別裝懂
如果你不明白談話的主題,就坦然地說:"我對這個問題不清楚"。別人就不會繼續為難你。如果你不明白,還假裝明白,你更有可能說錯話。
22 掌握1秒規則
聽完別人的談話,在回答之前,停頓一秒,代表你剛才一直在認真聽,如果馬上回答,會讓人覺得你一直在等著隨時打斷對方。
23 聽話不說話
當你在聽一個人說話時,你只聽到他所知道和願意告訴你的東西。除了傾聽,我們還必須觀察。這個人的行為如何?他是做什麼工作的?他是如何分配時間和金錢的。
24 選擇合適的時間
當你有事情要和同事或上司商量時,應根據問題的重要性選擇合適的時機。如果是私事,不要在對方深思熟慮的時候打擾他。如果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有空,不妨先給他寫信。
25 微笑並拒絕回答個人問題
如果有人問你一個你不想回答或者讓你不舒服的私人問題,你可以微笑著說:"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這樣不僅不會讓對方尷尬,還能保住自己的底線。
26 拐彎抹角的回擊
在很多社交場合,喝酒總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只說 "我不喝酒"。這樣會破壞大家的興致。不如幽默地說:"我比較擅長給大家倒酒。"
27 先說出你的名字
如果忘記了對方的名字,只要把它當作一個正式的場合,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名字,或者拿出名片,對方也會報出自己的名字和名片,消除了叫不出對方名字的窘境。
28 不要做流言蜚語的代言人
當一群人談論某人的八卦或謠言時,不要只顧著附和,因為只要說出來的話,一定會傳到當事人的耳朵里。最好的辦法是不表明自己的立場,只說:"你說的那部分我不清楚。"
29 下達離開的命令
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結束談話或送走對方了,但對方似乎沒有起身離開的意思,就說:"對不起,我得打個電話,可能要花點時間...... "或者說:"非常感謝你今天的到來。...". 你也可以不經意地看一下手錶,讓對方知道該走了。
30 讓對方感到自己很重要
如果你向長輩求助,可以說:"因為我很信任你,所以想向你請教...... "讓對方感到被尊重。
31 直接描述當前的情況
當你與下屬意見不一致時,不要直接批評,而要說明分歧在哪裡。
32 尋求解決方案
如果員工表現不好,問他能做些什麼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採取威脅的態度。
33 主動提供説明
如果你一下子解決不了問題,不要說 "這種事情不要麻煩我",而是告訴他,我認識一個人,可以幫你解決!如果他不知道,你可以告訴他,他可以幫你解決。
34 說話要用平等的語氣
主管千萬不要說:"我有10多年的經驗,你聽我的"。更好的說法是 "我用過這個方法,很有效,你要不要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