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總是問我,當一名成功的CEO的秘訣是什麼?”遺憾的是,根本沒有秘訣。如果說存在這樣一種技巧,那就是看其專心致志的能力和無路可走時選擇最佳路線的能力。
本·霍洛維茨,矽谷資深創業者,“矽谷最牛的50個天使投資人”之一。
1999年他與網景之父馬克·安德森共同創立Loudcloud公司,后轉型為Opsware公司,在互聯網泡沫的惡劣大環境下,數次帶領公司起死回生,並最終成功以16億美元的高價將公司出售給惠普。
多年以後他在《創業維艱》用這樣一句話總結他的創業時光:
“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里,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大多數創業書所說的都是如何做正確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維茨還會告訴你: 當事情已經搞砸時,你該怎麼辦。
在這本真誠而實用主義的書中,我們為你摘取了其中22條你一定會關心的創業軍規,希望你有所收益。
1.陷入困境時你應該怎麼辦?
你必須堅信,任何問題都有一個解決辦法。而你的任務就是找出解決辦法,無論這一概率是十分之九,還是千分之一,你的任務始終不變。
人們總是問我,當一名成功的CEO的秘訣是什麼?”遺憾的是,根本沒有秘訣。如果說存在這樣一種技巧,那就是看其專心致志的能力和無路可走時選擇最佳路線的能力。
大多數管理書籍的重點都是如何正確地做事,不要將事情搞砸。
但我的經驗卻是,把事情搞砸之後,如何深刻理解那些你必須要做的事。
2.面對創業中的掙扎怎麼辦
所有出色的企業家都會經歷掙扎,而且是苦苦掙扎,人人都會掙扎。
幾條小建議:
第一, 不要扛下所有責任 :當你無法分擔所有負擔時,你要將某些負擔分擔出去。
第二, 這不是國際跳棋,而是國際象棋。天無絕人之路,總有一步棋可走。
第三, 只要堅持下去就有轉機:在科技行競爭中,明天和今天看起來完全不同。 如果你能堅持到明天,也許就會發現,在今天看來似乎毫不可能的解決辦法會赫然出現在眼前。
第四, 不要過分苛責自己:公司身陷困境也許都是你的錯,因為人是你雇來的,決定是你做的,而且接受任務時,任務的風險性你是知道的。 每個人都會犯錯,每位CEO都會犯無數錯誤,要正確評估自己,苛責於事無補。
第五 ,請記住,這是區分男人和男孩的方法: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業,這就是挑戰。如果你不想,那你根本不應該開辦公司。
3.失敗者的謊言從何而來
當公司在重大競爭中屢屢失手時,管理者和員工就會絞盡腦汁地編造一些頗具創意的說辭,説明自己逃避顯而易見的真相。
人,尤其是那些創建事物的人,只願意聽好消息。
他們並不是在欺騙別人,而是在欺騙自己。
4.聰明的方法還是笨方法
在生意場上,也許沒有什麼比面臨生存威脅更可怕的了,很多公司或企業中的人都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這種威脅。
他們會尋找一切可替代物,一切出路,一切介面,只為了在一場競爭中生存下去,在本該英勇奮戰的時候卻逃之夭夭。
這種時刻你就要問問自己,“如果我們的公司無法取勝,那我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5.為何要實話實說
第一,信任。沒有了信任,溝通就會中斷。 在人類的所有交往之中,溝通量與信任程度成反比。 一名CEO在一段時間內擁有這種被信任的能力,往往是一家管理良好的公司和一家管理混亂的公司之間最大的差別。
第二,參與解決問題的人越多越好 。一個人,無論多麼出色,他都無法解決自己不了解的問題。
第三,健康的企業文化會鼓勵員工公開壞消息。 這些資訊對公司的健康發展也許至關重要。
6.好公司和爛公司的區別
好公司:
1、員工可以專心工作、相信只要工作出色,公司和他們個人都會受益,再這樣的公司裡工作才會有真正的快樂。
2、每個人早上一睜開眼睛就知道所做的工作高效有用,會使公司和自己都發生改變。
壞公司:
1、人們會把大量時間都用在捍衛公司利益,阻止明爭暗鬥以及改善不完善的工作流程之上。
2、不清楚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因此也就不可能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完成工作。
3、即使他們用超長時間完成了工作,卻完全不知道這對公司或他們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什麼意義。
4、當他們終於鼓足勇氣告訴管理者自己的境遇有多麼糟糕時,那些管理者首先會否認問題的存在,接著對現狀進行辯護,然後就將問題擱置一邊。
7.如何解僱員工
第一步,保持頭腦清晰 :過去會將你壓得毫無喘息之機,而這正是你必須面對的。
第二步,當機立斷 :一旦決定裁員,那麼必須儘快執行。如果走漏消息,就會橫生枝節,麻煩不斷。
第三步,對裁員的原因要有清晰的認識 :如果公司裁員的原因是公司業績欠佳,傳遞給公司和被辭退人員的資訊就不應該是“裁員非常必要,我們要藉此機會考核大家的工作績效”,而是“公司經營不善,為了繼續發展,我們不得不忍痛辭掉一些優秀的員工”。
承認失敗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請相信我,這實際上非常了不起。
第四步: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培訓管理人員,並遵循一條黃金法則:“自己的員工要自己親自辭退,不能將這項工作推卸給人力資源部門或某個更嚴厲的同事。”
第五步:向公司全體人員發表講話 :尊重,以及把握尺度,畢竟公司還要向前發展。
第六步:一定要讓大家看見你,你一定要在公司出現。
8.如何裁掉高管
第一步:分析根本原因
儘管你可以以表現不佳、能力不足或工作懶散為由解僱高管,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為什麼給公司招錯了人。
第二步:告知董事會
得到他們的支援和理解;獲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批准解僱補償金區分方案;保護被解僱高管的聲譽。 “你無法讓他保住自己的工作,但你絕對可以讓他保住自己的尊嚴。”
第三步:為面談做好準備
原因要清楚,說話要果斷,確定解僱補償金區分方案。
第四步:準備向公司宣佈消息 :一定要用積極正面的方式,不要給人“一腳將高管踹出公司”的感覺。公司里最優秀的員工有可能是這位高官最好的朋友,貶損他只會讓人擔心自己會落得和他一樣的下場,這是你想傳遞的資訊嗎?
9.依次管理好人、產品和利潤
和最強悍的哥們兒一起打拚,和最聰明的哥們兒一起賺錢。
在人、產品和利潤之中,管理好人是最難的,管不好人,其它兩項就無從談起。 管理好人意味著公司應該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但事實上,大多數工作場所遠遠稱不上良好。當組織規模擴大時,重要工作可能被人忽略,最勤奮的工人可能被最出色的政客所遮蔽,各種範圍縟節可能會扼殺創造力,讓一切變得毫無樂趣。
10.創業公司為何要進行人員培訓
在麥當勞工作的人都會接受崗位培訓,但是從事更複雜工作的人們卻不需要培訓。這毫無道理。
生產力 :培訓是管理者可以開展的最有效的活動之一,考慮一下你是否有可能為自己所在部門的員工舉辦4場總共12小時的培訓講座,假如培訓班有10名成員,第二年,這10名成員為公司工作的時間總計會達到1.2萬個小時,如果你的配需令這些員工的業績提高1%,那麼 你用於培訓的12小時就相當於為公司帶來了200個小時的工作量。
績效管理 :對員工進行崗位培訓時,管理者應該清晰地提出工作期望。
產品品質 :不給工程師進行適當的培訓,讓工程師匆忙完成任務,就不會有優質的產品架構。
員工留任 :我發現人們辭職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他們討厭自己的管理者。缺乏指導、職業發展前景不明朗、收到的反饋多為負面的,這些因素通常會令員工感到驚恐不安。
第二,學不到東西:公司沒有投入資源,幫助員工學習新的技能。
而一個出色的培訓專案可以直接解決這兩大問題。
11.大公司主管為何難以勝任小公司的工作
僱用一名大公司主管之後,你會面臨兩種危險的不匹配情況:
第一,節奏不匹配。這樣的主管已經習慣於長期處於等待狀態。
第二,技能不匹配。管理大公司需要的技能和創建新公司大不相同。
12.在沒有招聘經驗的情況下
怎樣才能找到優秀的人才
第一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想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才,最好的方法是在該職位上親自體驗一番。引進專家也十分有益。最後,你心裡要清楚自己對加入公司的人有什麼期待。
第二步,控制招聘流程
寫下你想要的能力,以及你願意忍受的缺點;設置檢驗招聘標準的問答題目,組成面試小組,並進行秘密調查和公開調查。
第三步,單獨做決定。做決定是一份孤獨的任務,但總得有人來做。
13.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辦公室政治
第一,選拔員工時要衡量對方的野心有多大?
第二,建立嚴格的流程來防範潛在的辦公室政治,並認真執行業績評估與業績獎勵、機構設置和職權劃分、員工的提拔等等。
14.該不該招資深人士
任用那些曾有過相關創業經驗的人可以加速成功的過程。如果使用得當,你有可能刷新紀錄,如果使用不當,你就會一敗塗地。
當資深人士加盟后:
第一,要求他們順應公司的企業文化,不能因為資格老而輕易讓步。
第二,制定清晰明確的高標準工作要求,不能只滿足於對方比你更勝任這份工作,因為你聘用他們就是為了讓他們做你不擅長的事。
第三,他們不僅要完成任務,還要善於與人合作,成為團隊的一份子。
15.應該從好朋友的公司挖人嗎?
首先,你可能會失去朋友。
其次,即使要去朋友公司招人時也一定要招頂尖人才,否則你只是平添了一些平庸之輩而已。
16.為什麼帶小狗上班或在
上班時做瑜伽不算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一種工作方式,讓企業實現以下目標:
讓你的公司獨樹一幟。
保證重要的生產標準得以貫徹,如“讓顧客滿意”或者“讓產品出眾”。
幫助你挑選那些有助於你實現目標的員工。
而帶小狗上班或者做做瑜伽足夠吸引人的眼球,但是 它沒有建立一種核心價值觀來推動公司的發展,使公司在業界的地位堅若磐石。 它可能是一份加餐,但與企業文化無關。
17.最難掌握的CEO決勝技
我認為一個CEO最難做到的,就是對自己內心的控制。
如果按照百分制來衡量CEO們的優劣,那麼平均分只有22分。這個成績對於學業史輝煌的人來說絕對是極大的心理挑戰。
我原本以為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但我錯了,我其實很脆弱。
但是從根本上講,心理問題是每個管理者都無法迴避的一場個人戰爭。
我的建議是:
多交朋友。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與曾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交流會對你大有裨益。
把想法寫出來。寫的過程會使你思路漸漸清晰。
盯著路,別看牆。你需要緊盯的,是你的目標,而不是那些你想要躲避的東西。
18.膽怯和勇敢只有一線之隔
你每做一次艱難而正確的決定,勇氣就會增加一分。
19.順境CEO/戰時CEO分別該怎麼辦
不同時期要採取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順境時,領導者必須最大限度地拓展現有機會,因此他們的管理策略是以推動全方位、多層次的創新與貢獻為重心。
相反,當公司身處逆境時,領導者拼盡全力也要一發命中目標,能否走出逆境完全取決於領導者能否有效地完成使命。
有趣的是,多數管理書籍都在探討如何在順境中當好CEO,很少提及逆境中的管理策略。
20.優秀領導者的特質
我認為領導才能是那些可以衡量一個領導者基本素質的因素: 有多少人願意追隨他,有哪些人願意追隨他,追隨他的人都屬於什麼層次。
那麼哪些特質會吸引人們追隨這個領導者呢?我認為大致有以下三點:
有勾畫藍圖的能力。
又讓他們追隨你的能力。
有實現理想與抱負的能力。
以上三條特質對於每個CEO來說都至關重要,而且它們之間也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如果大家信任你,就算你拙於言辭,他們也會跟從你。
如果你能力出眾,他們就會信任你並且聽從於你。
如果你能勾畫美好藍圖,大家就會耐心等待,並且在涉及他們的利益時給你留出更大的餘地。
21.CEO的類型,你是“一”還是“二”
我認為,管理公司所必需的兩項核心技能:
第一,目標明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第二,能帶動全公司去實現這個目標。
我把那些更樂於為公司確立目標的CEO稱為“一”,把那些更喜歡在實踐中推動公司發展的CEO稱為“二”,儘管CEO中既有“一”又有“二”,但只要有自控力,只要努力,那些與生俱來的弱點都可以得到彌補。
一個CEO如果忽略其管理能力中的短板,他就無法長遠走下去。
“一”們會導致公司一團混亂,“二”們則會延誤戰機。
22.你該賣掉你的公司嗎?
在情感和理智上都做好準備是有必要的。
理智上來看,在分析是否該轉讓公司這個問題時,你最好先問問自己:
第一, 我是否在一個很大的市場中搶佔了先機?
第二, 我是否有把握成為這個市場中的頭號種子選手?
而情感因素會然你陷入人格分裂的窘境,“你怎麼能將自己的夢想轉讓出去”和“做生意難道不就是賺錢嗎”兩種聲音會在你頭腦中盤旋,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給這兩種聲音都裝上消音器,要領如下:
給CEO發工資:大部分風投資本喜歡那些把全部身家都投在公司的老闆,因此他們認為CEO應該只拿極低的薪水。然而在現實情況中,給CEO支付工資是比較合理的做法,這可以保證“留下或轉讓”不會直接受CEO個人財務狀況的影響。
對公司前景思路清晰,態度明朗。如果公司在一個很大的市場中佔領了先機,並且極有可能成為同行業中的頂尖者,就讓公司繼續獨立運作。若不是,就不妨轉讓。這條原則考慮的是投資人和員工雙方面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