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澳洲海釣感染致命細菌,回國治療!
更新于:2025-03-26 01:16:56

本文轉自:都市快報

結核病診療中心

浙江男子澳洲海釣感染致命細菌,回國治療!

通過水體傳播,天熱玩水當心被刺傷

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張弛

61歲的紀先生定居澳州,半年多前,他出海海釣時,左手食指不慎被魚刺刺傷。他在當地醫院處理了傷口,但疼痛卻始終沒有得到緩解,手指腫得變了形,還有膿液滲出,看上去十分嚇人。

當地醫院始終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案,今年年初,紀先生回國過春節時,特地去了省內一家大醫院就診,醫生懷疑紀先生可能感染了結核桿菌,於是建議他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精確診斷。

浙江省結核病診療中心副主任陳園園副主任醫師接診了紀先生。“我們給紀先生的手指進行了穿刺,組織巨集基因組檢測到海分枝桿菌序列,同時,組織病理報告是肉芽腫性炎伴壞死,提示是分枝桿菌感染。”

陳園園介紹:“明確是海分枝桿菌感染后,我們先為患者進行了針對性的利福平、阿奇黴素、莫西沙星3種聯合抗生素治療。半個月後,再進行手指壞死組織清除手術。”

不過,紀先生術后的手術切口癒合情況不太理想,兩個月過去了,創口還有滲液。陳園園醫師對生長的海分枝桿菌進行了藥物敏感性試驗,發現利福平耐葯的情況,又為紀先生調整了抗感染治療方案,之後他的創口癒合良好,左手手指逐漸恢復正常。

陳園園說,海分枝桿菌屬於非結核分枝桿菌的一種,其最適生長溫度為32-34℃,這種獨特的溫度適應性,使其既能存活於28-32℃的溫水環境(如魚缸、海水、河口水域),又能在入侵人體后保持活性。

臨床數據顯示,85%的海分枝桿菌感染發生在手部,其中患者左手感染率高達72%。感染後病程遷延,會逐漸侵犯手部組織及骨骼,甚至可能引發壞死和截肢的風險,嚴重時還會危及生命。

陳園園表示,漁民、水族從業者、游泳教練等是感染海分枝桿菌的高風險人群。對普通市民來說,家庭水族箱是城市感染的主要源頭,建議每月用紫外線燈照射水體30分鐘;定期清洗及酒精消毒魚缸。平時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處理水生動物時要注意保護皮膚,最好戴上橡膠手套。

陳園園提醒,天氣逐漸炎熱,市民在享受親水樂趣尤其是在海釣、游泳、潛水時,一定要做好防護,避免在不潔的水域游泳,被水生動物刺傷。

老人怎麼有效增肌
老人怎麼有效增肌
2025-03-26 08:50:23
沙坦類,一藥雙效
沙坦類,一藥雙效
2025-03-26 09:02:09
你的腰還好嗎
你的腰還好嗎
2025-03-26 09:10:00
春天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
2025-03-26 09:10:17
百歲老人心理有韌勁
百歲老人心理有韌勁
2025-03-26 09: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