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如何防治?專家來解答
更新于:2025-03-26 08:36:07

本文轉自:人民網

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類型,由於胃粘膜腺體萎縮,胃液分泌減少,產生一系列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癥狀,如上腹部飽脹、疼痛,噯氣、反酸、噁心、食慾不振等,有些還會出現貧血、乏力、消瘦等癥狀。萎縮性胃炎是否會引發胃癌?怎樣避免患上萎縮性胃炎?近日,“人民好醫生”用戶端邀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陳寧做客演播室,解答萎縮性胃炎防治相關問題。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引發萎縮性胃炎

陳寧在訪談中說:“大部分的萎縮性胃炎的病因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般更容易定植在胃窦,長期釋放毒性物質導致胃發生慢性的炎症,長期慢性炎症最終導致胃的固有腺體發生黏膜萎縮,被腺體的腸化所替代,最終發生了萎縮性胃炎。”

除此之外,胃黏膜損傷也是萎縮性胃炎發生的誘因,如十二指腸液和膽汁反流、饑飽失調等不良的飲食習慣、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物。萎縮性胃炎發病率常隨著患者年齡增加而增加,萎縮程度和範圍也隨著年齡增加而擴大。

輕度萎縮性胃炎一般不會癌變

由萎縮性胃炎發展到胃癌的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具體如下:正常胃黏膜→非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異型增生)→胃癌。萎縮性胃炎的年癌變率在0.5%至1%,且輕度的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癌變可能性極小,甚至終身不發生癌變。

陳寧建議,中重度萎縮性胃炎患者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中度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者是有腸上皮化生存在的患者,通常推薦1-3年複查一次胃鏡,重點是觀察胃黏膜萎縮和腸化是不是有持續的進展。重度萎縮性胃炎患者,尤其是伴有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抽煙、喝酒、持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需要每一年甚至對風險特別高的每半年就要檢查一次胃鏡。”

防治萎縮性胃炎 改變不良習慣是關鍵

不良飲食習慣包括進食辛辣刺激、過燙、醃制、煙熏以及不新鮮食物、饑飽不均、暴飲暴食,吸煙、飲酒等。

西醫藥治療包括:一是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萎縮性胃炎的主要原因,進行規律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祛除病因才能達到治療的可能。二是使用促胃動力藥物、消化酶類藥物改善消化不良癥狀。三是內鏡下表現有糜爛的患者需要給予黏膜保護劑。中醫藥治療可根據患者的癥狀、舌象、脈象等信息辨為不同的證型進行辨證論治,還可通過艾灸、推拿等方法配合治療,緩解癥狀。

訪談最後,陳寧提醒廣大患者,得了萎縮性胃炎無需驚慌,早發現、早治療、定期隨訪即可。

興修水利忙
興修水利忙
2025-03-26 06:08:20
預計明年6月建成投產
預計明年6月建成投產
2025-03-26 06:08:29
本周天氣猶如過山車
本周天氣猶如過山車
2025-03-26 06:09:14
走進丹櫻園
走進丹櫻園
2025-03-26 06: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