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安陽日報
□李麗
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徵是高血糖。長期慢性高血糖會導致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微血管病變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神經病變。這些病變可能導致心肌梗死、腦卒中、失明、腎衰竭和截肢等嚴重後果。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的診斷依據臨床癥狀和血糖水準,主要標準包括空腹血糖≥7.0mmol/L,或隨機血糖或餐后血糖≥11.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血糖≥11.1mmol/L。具備“三多一少”典型癥狀加上以上血糖值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多飲: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控制不佳,身體會消耗更多的水分來排出多餘的糖分,導致口渴。體重下降:雖然食慾增加,但由於細胞無法正常吸收能量,導致體重下降。視力模糊:高血糖影响眼睛的水分平衡,導致視網膜水腫,進而引起視力模糊。傷口癒合緩慢:高血糖影響血液中糖分等的傳遞,使傷口癒合緩慢。尿頻尿急:高血糖導致尿中糖分增加,拉扯著膀胱使其過早充盈,導致尿頻尿急。神經系統問題:高血糖損害神經系統,導致疼痛、麻木、刺痛等神經系統問題。如出現以上相應徵兆,建議及時監測、干預。
糖尿病的預防措施
一般人群可以通過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限鹽、戒煙酒和心理平衡來預防糖尿病。對於高風險人群,除以上措施外,還應做好早期篩查,預防大於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調整
糖尿病患者應平衡膳食,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適當運動,戒煙限酒,規律作息。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應控制總熱量、均衡膳食、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攝入。運動時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如散步、游泳等,並注意運動時間和強度的控制。
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和其他治療方式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血糖,掌握正確的血糖監測方法並做好記錄,以便於調整治療方案。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和胰島素的使用,患者應充分了解藥物作用機制、副作用及注意事項。此外,糖尿病患者應保持樂觀的情緒及良好的心態,有助於血糖穩定。
(作者系湯陰縣人民醫院醫療服務集團主管護師)
本欄目由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安陽市健康教育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