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山東工人報
山東天河科技打破國外對核心部件技術封鎖
鑄就智慧運輸機器人“小巨人”
在山東鄒城的天河科技裝配車間,智慧運輸機器人沿軌道精準配送部件,礦用銑刨機器人正進行毫米級作業調試,數位孿生平臺上跳動的數據流即時映射著井下設備的運轉狀態——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在煤礦智慧化裝備領域書寫著“從跟跑到領跑”的突圍篇章。
“點擊螢幕即可指揮井下 ‘鋼鐵軍團’。”在天河科技遠端操控中心,董事長田勝利輕觸控制屏,掘錨護一體機隨即啟動截割作業。這台集成掘進、支護、鑽探功能的智能裝備,通過懸臂式主體創新設計,內置油路式自動錨桿鑽機等核心技術,實現煤礦掘進從“人海戰術”向“智能協同”的跨越式升級。
面對煤炭資源枯竭與安全生產的雙重挑戰,天河科技自2013年起錨定智能化轉型。2019年國家煤礦智慧化政策出臺後,企業將年營收的12%專項投入研發,組建多學科交叉團隊,聯合西安科技大學等高校,歷時三年攻克數位孿生與虛擬模擬技術難題。“我們打破了國外對核心部件的技術封鎖。”田勝利手持自主研發的智慧鑽機部件介紹,該設備通過煤體壓力實時監測、扭矩自適應調節系統,使衝擊地壓區域作業效率大大提升。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背景下,天河科技的創新方法論逐漸清晰:近四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1.1億元,在濟南、徐州設立研究院,與6所高校建立“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企業還獨創“揭榜掛帥”機制,由青年工程師牽頭攻關高精度定位、多機協同等關鍵技術。
站在數位孿生平臺前,田勝利凝視著即時更新的數據圖譜:“十年前我們解決機械化,現在聚焦‘數據驅動決策’。”隨著國家智慧化礦山建設提速,天河科技正研發新一代礦山智慧操作系統,通過AI演演算法優化掘進路徑規劃,大大提升井下作業無人化率。
技術突破催生顯著市場效應。天河智能裝備已在中煤集團、陝煤集團等龍頭企業規模化應用,2025年訂單排至第三季度,預計全年煤礦機器人板塊收入將突破10億元。從煤機裝備製造到智慧系統服務,天河科技以持續創新詮釋著傳統產業升級的路徑——在這裡,每項技術突破都在重塑礦山安全邊界,每次模式創新都在定義行業未來標準。這座資源型城市的轉型之路,因科技賦能而愈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