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邢臺日報
河北省眼科醫院專家
耳朵的奇妙“冷”知識你知道嗎?
小小的一對耳朵里,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在愛耳日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探索人體最精密的“聲音接收器”,聆聽美好世界。
1、耳是耳朵的“忠實守護者”它真正的名字叫耵聹,主要由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而成。雖然看起來像“垃圾”,但事實上它能抗菌、潤滑耳道,還自帶“傳送帶”功能——隨著咀嚼運動會自動排出。亂掏耳朵反而會破壞防線,用棉簽掏耳更容易將其推入深處。
2、耳朵是24小時“永動機”
哪怕你睡著了,耳朵依然在偷聽。大腦會自動遮罩掉一些聲音,但突然的異響會觸發“生存警報”,這也就是為什麼鬧鐘可以叫你起床。
3、一戴耳機耳就變多
長期佩戴耳機會阻礙耳道空氣流通,導致耳道環境變得封閉潮濕,這種環境有利於細菌繁殖,從而刺激耳垢分泌增加,甚至可能引發真菌感染。
4、耳朵也能嘗到味道
連接味蕾和大腦的鼓索神經剛好穿過中耳,當中耳發炎腫脹時,受壓迫的神經就會像故障的電報機,向大腦誤傳“苦味密碼”,這就是為何有些中耳炎患者會突然覺得飯菜變苦。
5、耳朵比眼睛老得快
人類聽覺系統在出生前就啟動了倒計時模式,胎兒16周時就能聽到聲音,並從30歲開始高頻聽力衰退。像蝴蝶翅膀振動煽翅聲(20kHz)也就只有小孩能捕捉到了。
6、挖耳朵會咳嗽
有些人在清理耳朵時會不由自主地咳嗽,這是因為耳道內的皮膚刺激了迷走神經,讓大腦誤以為需要清除喉部的異物。
7、耳朵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
由於其豐富的末梢血管和較大的空氣接觸面積,常常在寒冷中首先感受到涼意,在冬日的寒風冷冽中別忘了給耳朵也添上溫暖。
8、耳朵自帶平衡功能
內耳中的前庭系統可以感知頭部的位置和運動,進而幫助我們保持身體平衡。
(胡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