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安陽日報
●專家話健康
解碼全氟化合物
□申 磊
您每天使用的防水外套、不粘鍋甚至手中的外賣紙盒,都可能暗藏一種被稱為“永久化學物質”的危險成分——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這類人造化合物已滲透到現代生活的每個角落,在自然界能存續千年不降解,最終通過食物鏈回到人類體內,上演著一場無聲的“化學復讎”。
看不見的“工業遺產”
全氟化合物自20世紀40年代問世以來,已有近5000種化合物被合成。由於它極強的耐高溫、疏水疏油、持久耐用的特性,使其在工業領域大放異彩:不粘鍋塗層能承受260℃高溫,消防泡沫可在烈火中保持效能,防水面料讓衣物無懼暴雨。但這些“完美性能”的背後,是自然降解需要上千年的驚人事實。
威脅健康的“隱形殺手”
全氟化合物在體內可干擾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導致兒童發育遲緩風險增加1.5倍;與肝臟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結合,引發血脂代謝異常,糖尿病風險提升30%。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研究所發現,血液中PFAS濃度每增加1ng/mL,兒童疫苗抗體應答率下降5%~10%。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期接觸PFAS的人群,甲狀腺疾病風險增加23%,腎癌發病率升高23%。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毒性正在威脅人類健康。
看不見的化學滲透
全氟化合物污染主要來源於工業廢水污染、垃圾處理殘留污染地下水、污染物沉降的富集作用。環境中的PFAS通過污染放大效應層層累積。研究發現,受污染水域魚類體內的全氟化合物濃度可達水體的10萬倍,一旦進入人體,半衰期可達2.3年~8.5年。
築牢個人健康防線
面對看不見、摸不著的全氟化合物,雖然完全避免接觸尚不現實,但通過科學認知和主動防護,可降低90%的日常暴露風險。
生活中,建議減少使用含氟用品,比如選用陶瓷、鑄鐵材料替代有塗層的不粘鍋具,避免使用標有“防水防油”的一次性餐具。飲食方面,建議減少食用動物內臟,特別是淡水魚的內臟,從而減少攝入來源;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促進代謝排出。另外,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對家庭飲水系統安裝NSF認證的反滲透凈水器,以凈化水質。
希望大家選擇更環保的生活方式,保護自身健康,守護家人安全。
(作者系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理化檢驗科理化檢驗主管技師)
本欄目由安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安陽市健康教育所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