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復古,大情懷 CGX150第三季
更新于:2025-04-13 16:02:58

改裝摩托,是信仰,還是炫耀? 這輛CGX150的改裝,讓我陷入了沉思。

我見過太多千篇一律的Cafe Racer風格CGX150了,它們就像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精緻,但缺乏靈魂。 復古風格固然經典,但當它成為一種潮流,一種被廣泛模仿的模式時,它便失去了原本的獨特魅力。 那些精心打磨的油箱、復古後視鏡,甚至連車把的彎度都如出一轍,仿佛在無聲地告訴所有人: “你看,我也是個懂復古的人。” 可這真的就足夠了嗎? 難道復古的意義,僅僅在於複製前輩的輝煌,而非創造屬於自己的個性表達?

我的一位朋友,花重金定製了一輛復古摩托,從頭到尾都採用了最頂級的配件,耀眼奪目。但他騎行時卻總是一副拘謹的模樣,生怕刮花了任何一個部件,更別說享受速度與自由的快感了。 這輛摩托更像一件藝術品,被小心翼翼地供奉著,而不是一件可以盡情使用的工具。 這讓我開始思考,改裝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是追求極致的完美,還是表達自我,享受過程?

我最近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親手改裝了一輛CGX150。 與其說是改裝,不如說是挑戰。我放棄了流行的Cafe Racer風格,選擇了更具挑戰性的歐式彈簧前叉。這並非僅僅是一個外觀上的改變,它代表著對復古摩托車設計理念的全新解讀,是對經典的致敬,更是對自我的突破。

歐式彈簧前叉,這玩意兒可不是鬧著玩的。它結構複雜,多連接複合槓桿,不像美式彈簧頭那樣簡單粗暴。美式彈簧頭相容性強,隨便換個彈簧就能搞定,而歐式彈簧頭,尤其是要應用在CGX150這台排量較小、重量較輕的摩托車上,簡直是難上加難。 我嘗試過無數次,失敗了無數次。 我尋找合適的避震器,就像大海撈針;我反覆調整尺寸,精確到千分之一毫米;我學習焊接技巧,在焊花四濺的車間里揮汗如雨。 我甚至一度想過放棄,跑去拆解拉貨三輪摩托車的彈簧鋼板來改造,可見其難度之高。

那些夜晚,我疲憊地回到家,身上沾滿了油污和金屬粉末,心裡卻充滿了挫敗感。 原本以為駕輕就熟的改裝,卻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一個不斷自我懷疑、不斷推翻重來的過程。 但每當我克服一個難關,解決一個技術難題時,一種成就感便油然而生,這比單純購買成品改裝件帶來的滿足感要強烈得多。

很多人以為,改裝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一杯咖啡,合適的音樂,還有閃亮的工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