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4月9日,上映兩個多月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全球累計加預售票房邁過156億大關,目前全球影史票房榜位列第五名,距離第四位的《泰坦尼克號》還差8億。同時已經把第六位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甩在後面越來越遠。
“保五爭四”很早就成為《哪吒2》的目標,當然也是全體中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期許。
1994年,第部分分賬電影《亡命天涯》國內篩查,正式宣告中國電影和進口電影同台競技。30多年以來,票房大獲成功、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的國產電影,只有《哪吒2》一部,這部電影的意義、價值,以及承載的中國觀眾的期許不言而喻,現在看來,向全球票房榜第四衝刺,已經成為《哪吒2》的重要任務。
但不得不說,按照目前的發行節奏,《哪吒2》想再拿到8億票房難如登天。
隨著清明節檔幾部新片上映,《哪吒2》已經正式“退居二線”,以4月9日排片為例,趙麗穎的《向陽·花》排片佔比22.4%,票房佔比超過34%,後續排片會繼續提升。
排片位列第二第三的是《不說話的愛》和《我的世界大電影》,三部電影就拿走了一半排片,而排在第四位的《哪吒2》排片佔比僅剩13.7%,接下來只會越來越低。平台預測的內地總票房也只有153億,顯然後繼乏力了。
再來看《哪吒2》和第四名《泰坦尼克號》的票房差距,還有8億。
海外已經上映了一輪,註定指不上了,想完成8億的KPI,還得靠國內觀眾。
從《哪吒2》的發行通知可知,A類市場最低結算價40元。這意味著,哪怕按照平均40元一張的電影票計算,電影想追上《泰坦尼克號》,還差200萬觀眾,確實是不小的數位。
但對於片方光線傳媒來說,想完成並不難,有三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利用週末公休日,鼓勵中小學包場。《哪吒2》很適合中小學生觀看,在了解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基礎上,可以通過電影實現美學教育、領略導演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同時對中國動畫製作水準有深度認知。當然,包場通常是公益形式,不能讓學生家長“被動”買票,這筆錢其實完全可以片方以公益形式支出,算是對孩子們的關愛。表面上看是8億支出,但別忘了片方分賬接近40%,相當於總投入不到5億。
這個數位,對光線傳媒來說真的不算什麼。目前《哪吒2》片方分賬超過54億,去掉5億成本,片方利潤高達49億,所以光線才有底氣買樓。
第二個方法,再投一波票補,光線完全可以用回饋觀眾為口號,全國投放200萬張9.9元的優惠觀影名額。觀眾得到實惠,可以9.9元再刷一遍《哪吒2》,相信會有很多觀眾願意買單,光線固然要為票補投入一部分資金,但同時也正常享有票房分賬,所以總的算下來投入金錢更少。
第三個方法,就是要有更多耐心。每年重映的電影都不少,《熱烈》也正在重映。《哪吒2》可以耐心等到暑期檔,或者國慶檔再來一波重映,當然,這個方法除了耗時更長外,如果正常重映想拿到8億票房也是很難的事情,還不如採用前兩種方法,快速有效,能夠説明《哪吒2》躋身全球影史票房第四位。
最後說點題外話。《哪吒2》從上映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在“悶聲發大財”,既沒有效仿當年《長津湖》 那樣調整分賬比例,更多讓利影院,也沒有像去年的《火鍋藝術家》《騙騙喜歡你》那樣調整結算價,讓影院有更靈活的售票空間,而是始終抓著近40%的分賬比例不放,也沒給觀眾低價購票的機會,否則可能現在已經超過《泰坦尼克號》坐穩全球票房影史第四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