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中“不辣”的5大名菜,每一道都是經典,看看你吃過幾種?
更新于:2025-04-08 20:12:56

提到中國四大菜系,在民間一直有,“魯菜是官府菜,川菜是百姓菜,粵菜是商人菜,淮揚菜是文人菜”的說法,可以說,用最生動的語言,將這些菜系的特點,描述得淋漓盡致。在這四大菜系裡,川菜以價格親民、好吃下飯的特點,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高人氣菜系。

提到川菜的口味特點,相信99%的人都會想到2個字,一個是麻,另一個是辣。的確,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川菜經典菜裡,如辣子雞、麻婆豆腐、泡椒鳳爪等等,幾乎每一道菜,都跟麻辣沾邊,可謂“不麻辣非川菜”。

其實,要跟大家說的是,正宗的川菜里,還有一些菜餚是不辣的。郭沫若老先生還曾說過,“不麻不辣的川菜,你吃不起”。下面,就跟大家盤點一下,川菜中“不辣”的5大名菜,看看你吃過幾種?

一、開水白菜

開水白菜,是川菜裡的一道國宴名菜。它的出現,和一位名叫黃敬臨的川菜大廚有關。清朝時期,民間出現了貶損川菜的聲音,一部分人認為,川菜只會麻辣,比較粗俗。慈禧太后賞識的御廚黃敬臨,為了打破這種說法,便研製出了這道不辣的川菜,開水白菜。

開水白菜,可以說是大道至簡的一個體現。這道菜用的主料,是產自北方的大白菜的菜心,配以用雞、鴨、排骨等熬制的高湯同煮,最後還會往湯里加一些雞油。開水白菜的調料裡,沒有半點辣椒和花椒的影子,色澤清新優雅,口感香而不膩,讓人很難聯想到,這麼樸素的一道菜,竟然是川菜名菜。

二、老媽蹄花

老媽蹄花,是一道肥美的川菜湯品,以豬蹄為主料,配以芸豆等輔料烹製而成。關於老媽蹄花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比較出名的說法是,民國時期,在成都地區,有一位姓易的婆婆,常挑著擔子賣蹄花湯,深受食客的歡迎,人們稱她為“易老媽”,於是這道菜便有了“老媽蹄花”這個名稱。

烹製老媽蹄花之前,需要將豬蹄放在火上炙烤,然後再刮掉那層烤糊的表皮,焯水去腥。等一切準備就緒后,再將豬蹄、芸豆一起下鍋慢燉,直至豬蹄被熬得軟爛。吃老媽蹄花時,要配上味碟,這樣湯喝起來非常鮮,豬蹄蘸著醬料吃,也特別入味。

三、甜燒白

甜燒白,又叫夾沙肉,是四川九大碗之一,在四川人的重要宴席中,常常會出現。之所以叫“夾沙肉”,是因為在烹製過程中,會將豆沙夾入五花肉片中,再蒸制而成,屬於一道甜口的川菜。

吃甜燒白的時候,一定要小口細細品嘗。第一口,要感受下被蒸得軟糯的五花肉的肉香味;第二口,要細細咀嚼下肉夾著豆沙的甜香味;第三口,再舀一勺墊在底下的糯米飯,感受它們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口感。

四、甜皮鴨

甜皮鴨,是一道川菜鹵菜,相傳由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地區的壽星彭祖所創,採用的是清朝禦膳工藝。因為歷史上,彭山地區曾被四川樂山管轄過,甜皮鴨前面常帶有地名,因此通常有“彭山甜皮鴨”、“眉山甜皮鴨”、“樂山甜皮鴨”這3種名稱。

製作甜皮鴨時,用到的鴨子,必須是放養的土鴨,要先醃制5-6個小時,再放入專門製作的滷汁中,煮鹵至熟,然後下油鍋炸成棕紅色,再撈出來刷上飴糖。整個烹製過程非常複雜,吃起來略帶甜口,皮酥肉嫩。

五、雞豆花

川菜裡有一道名菜,被美食家們描述為,“吃雞不見雞,吃肉不見肉”,說的正是雞豆花這道四川名菜。雖說名稱里帶有“豆花”二字,但雞豆花卻跟豆腐沒啥關係,而是典型的葷菜,用的創意,正是以葷類食材製成素菜的模樣。

製作雞豆花時,對廚藝要求非常高:首先,要有高超的“制茸”技藝,將雞肉捶出豆花般的細嫩質感;其次,雞茸、蛋清和豆粉的添加比例,要十分恰當,不然沒法凝聚成團;再次,還要注意火候,火候小了不熟,火候大了會散掉。

上面提到的,川菜中“不辣”的5大名菜,你吃過幾種?如果你全都吃過,那一定是地道的美食家。這些川菜,雖說不辣,但卻名不虛傳,讓人出乎意料。

校對 黃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