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學者對這些方國的認識,主要來源於商朝晚期的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卜辭。所謂“方國”,就是指古代的“聯合城邦制國”。根據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認為,商王朝時期的國家是一種古國與方國的聯合體,有的學者把這種聯合體稱為“方國聯盟”。
中國古代的蜀文化和巴文化,分佈地區有別但卻彼此相鄰,其文化面貌儘管有差別卻有著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學者們就提出了“巴蜀文化”的命題。巴蜀地區在3000年前,就已經掌握了如此精湛的冶鍊製作技術,這讓後人不得不重思:巴蜀文化的時間原來如此悠長。
若是細心點,就會發現世界的幾處古文明發源地的緯度是出奇的一致,都在北緯30°。
那麼,這是巧合嗎?
中國的長江,埃及的尼羅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這些地區都是最早進入了青銅器時代,算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一次大躍進。至今太多的古文明成就讓人“束手無策”,導致世人不知該從哪個角度去解讀,才能更好地對其進行詮釋。
至今讓人無法忘懷的“空中花園”及瑪雅文明遺跡等,似乎更像是在挑戰今人的想像力,用外來文明就可以解釋這一切嗎?為何不換一個維度想想:人類的發展史上也許已經有過相當精彩的一段文明。那時的世界可能和現在差不多,各文明獨立發展又相互影響。
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向全世界開放的,也讓巴蜀文化被更多的人認識,讓青銅文明帶著大家探秘那個千年前的古國。而每一次的考古新發現,都是對一處文明的重新認知,正是因為有如此多的古國存在,才使得華夏文明變得更加璀璨多彩。
三星堆遺址的故事還在繼續,近年來發現的六個祭祀坑,更是讓人期待未知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