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場奇葩事: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更新于:2025-04-07 13:08:40

看看古時科舉、官場的那些“小故事”,先是好笑,后是啞然,真的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官場奇葩事多,倒也可以接受,史上奇葩統治者多,吏治不會好到哪裡去。但是科舉不同啊,歷代都相當重視,各種防作弊手段,只是誰也防不了“意外”發生。

《夢溪筆談》故事一:

宋仁宗嘉佑年間的一次科舉,殿試還沒開考,坊間就傳出消息,說“王俊民”會中狀元。這話傳到王荊公耳中,他很是反感這種言論,心中打定主意,就是不讓王俊民如願。

那時的考試制度有三步流程,先是初考官定“等第”,再是覆考官定“等第”,最後送到詳定官這。如果,初考官和覆考官的人選一致,那就這麼定下來了。如果不一致,就是二選一,不得再定他人。

王荊公是二位詳定官之一,他始終記著“王俊民”,所以,就認為:初考官和覆考官的人選中,鐵定有一位是“王俊民”,只是考卷的名字是被封住的,他沒法判斷二位人選中,哪份考卷才是王俊民的。於是,他做了一事,“於行間別取一人為狀首”,重新定了一人。

這麼做其實是壞了規矩的,但是,王荊公就是非常堅持,但出人意料的是,等名字公佈時,“乃王俊民也”。看來能當上狀元,除了需要十年的寒窗苦讀外,運氣還得要好。

選狀元都如此奇葩了,官員升遷的各種原因,更是匪夷所思,甚至,有因容貌、言語類似他人而升遷的。

什麼是稅前稅後
什麼是稅前稅後
2025-03-26 04:26:46
賬和帳區別
賬和帳區別
2025-03-26 07:40:43
魚能感覺到疼痛嗎
魚能感覺到疼痛嗎
2025-03-26 07: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