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時科舉、官場的那些“小故事”,先是好笑,后是啞然,真的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官場奇葩事多,倒也可以接受,史上奇葩統治者多,吏治不會好到哪裡去。但是科舉不同啊,歷代都相當重視,各種防作弊手段,只是誰也防不了“意外”發生。
來看看唐玄宗是怎麼提拔幹部的
《次柳氏舊聞》(唐李德裕)有一個小故事:
一天,唐玄宗和高力士單獨在一塊時,皇帝就問高力士:“爾知吾拔用乾曜之速乎?”你知道為何源乾曜升官這麼快嗎?
源乾曜的提升非常突然。唐玄宗之前,他的官運並不好,身為諫議大夫的他,由於說了幾句正直的話,就被外放了。開元元年,由於他人舉薦,源乾曜入宮奏對,唐玄宗很是高興,“於是驟拔用”,源乾曜火速升遷,先是戶部侍郎,很快京兆尹,最後宰相。
高力士還真的不知道這個答案,唐玄宗就說:“我就看源乾曜的相貌、言語和蕭至忠很像,所以就用他了。”
那麼,蕭至忠是誰?
也做過唐朝的宰相,先投靠韋皇后,後依附太平公主。
高力士就不解了,蕭至忠對唐玄宗不忠,那皇帝為何還記得他呢?唐玄宗的解釋是,蕭至忠就是晚年糊塗罷了,早年為官時,也是一位賢相啊。
書中最後還給了一個評價:“上之愛才宥過,聞者無不感悅。”這些統治者怎麼可能做到“任人唯賢”呢,還不是看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