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大家熟知的一種慢性疾病,也被稱之為“富貴病”。現如今,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還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因為不注意生活習慣,所以導致身體內的血糖濃度升高,這樣既加重了身體的代謝負擔,又給胰腺分泌胰島素增添了不少壓力。正因為如此,現如今很多人所患的糖尿病,都屬於II型糖尿病,也就是對胰島素存在抵抗,從而在防治方面顯得十分棘手。
如果不想被糖尿病盯上,在生活細節方面需要多用心,比如該忌口的、該堅持做的運動等,都要長期堅持做好。那麼,怎樣才能夠有效預防糖尿病呢?其實,只要堅持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了。
1.控制體重,堅持運動
不管是什麼年齡,堅持運動都是有益身體健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會逐漸衰老,所以面臨的代謝問題也就會隨之而來。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身體所需要的能量,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所以大家平時會發現,過了30歲以後身體就會開始發福,好像也沒有怎麼多吃,但是體重就是會往上漲。
所以,為了不讓體重增加,導致體內血脂、血糖水準升高,繼而給糖尿病來犯以可乘之機,就必須堅持做好體重控制。
一方面,可以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類食物不僅所含的熱量低,而且還會給人飽腹感、促進胃腸蠕動,因而對於控制體重非常有用;
另一方面,每個星期抽四五個小時的時間,專心做有氧運動,説明身體代謝掉堆積的脂肪,對控制血壓、血糖也有好處。總之,控制體重、堅持運動是有效預防血糖水準升高的有效手段。
2.作息規律,從一而終
很多人與糖尿病打交道,都是在工作以後出現的。奇怪的是,為什麼在讀書期間很少會患糖尿病呢?其實,生活習慣決定了自己是否屬於糖尿病的高發人群,因為在讀書期間,生活相對比較規律,無論是飲食、休息,還是平時的學習,都會比較固定,所以身體內的內分泌代謝系統,基本上不會出現紊亂,故而在平時的作息中,大家也不能夠掉以輕心。
特別是一些喜歡熬夜加班的人,尤其是在加班至深夜以後,還給自己點一份外賣的人,在這樣長期不規律的作息環境與生活習慣下,都會給身體的新陳代謝增添諸多負擔。
所以,為了不讓作息成為糖尿病的高發因素,也需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千萬不要去佔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只有休息好了,身體才會更好地運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才不會不請自來。
3.定期體檢,未雨綢繆
雖然說很多人患糖尿病是與生活習慣有關係,但是不可否認,有些人患糖尿病,與自身的遺傳基因也脫不了干系。這是因為有一些人,可能天生就自帶患糖尿病的易感基因,這些基因代代相傳,所以即使後代做好了生活方面的防護,與非攜帶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人群相比,其患糖尿病的風險會高出很多。
所以,為了盡可能的減少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大家每年還是需要堅持定期體檢,無論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做體檢總是能夠給自己帶來很多好處,因為糖尿病的發生並非一蹴而就,對於早期的高脂、高糖血症等健康問題,若能夠有效防治,那麼糖尿病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大家也不要對糖尿病如此忌憚,做好以上3點工作,就能夠很好地預防糖尿病。另外,對於已經確診患上糖尿病的人群,除了上述要點需要做好之外,還應該堅持積極治療,畢竟糖尿病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根治的,治療與糾正生活習慣同步進行,才能夠更好地維護血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