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常見到的一種蟲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藥,能抗腫瘤、增強免疫力
更新于:2025-03-26 08:17:58

小王的父親去年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做完手術後,放化療效果都不是特別好,吃了一次靶向葯,不到半年就出現耐藥性,看著父親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小王到處去打聽治癌的方子,希望能救父親一命。

村裡有位80多歲的老人,告訴小王去中藥店買地龍。

“地龍是什麼?”“地龍就是蚯蚓啊!我爺爺以前也得了癌症,用地龍磨成粉,加上炮山甲、生牡蠣、桃仁、紅花、鬱金、苦楝子、丹皮一起外服內用,兩個月就好了。”“真那麼神嗎?那何必去買呢?去地里挖不就要多少有多少?”“地里的沒用,入藥的地龍有講究,你給你爹試試!”小王從沒聽說過這些藥名和用處,半信半疑,不知道該不該試一試。

何為地龍?

地龍,即是蚯蚓,是一味中藥材。地龍藥用始載於《詩經》,我國最早的醫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也有記載,將地龍列為下品。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不久,因過度勞累身體不適,出現了皮膚病,並引發了哮喘。宮裡的太醫束手無策,想不到,民間有一個被稱為“活洞賓”的藥鋪掌櫃用蚯蚓液汁製成藥,讓宋太祖外用內服,不久之後便治好了他的病。從此,地龍的藥用價值也就傳開來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地龍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在《本草綱目》蟲部中有40多種藥用作用。中醫認為,地龍味鹹,性寒,歸肝、脾、膀胱經,可以清熱、通絡、平喘、利尿,主治肺熱喘哮、痹痛肢麻、癲癇抽擁、尿閉不通等症。

地龍可以治療癌症嗎?

雖然地龍是重要的中藥材,但是可以用在癌症治療上,抑制腫瘤嗎?對此,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每天給每隻癌症小鼠灌服地龍提取物1毫克,連續灌服58天之後,發現小鼠體內的腫瘤縮小了,存留期也延長了。當蚯蚓提取物與5-氟脲嘧啶(5-FU)聯合應用的時候,研究人員發現,患有乳腺癌的小鼠腫瘤生長速度明顯變慢,小鼠的存留期也相應延長。

通過動物實驗,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地龙中确实含有抗肿瘤的有效成分。目前,利用地龍製作而成的中成藥地龍膠囊、消癌平等,已經用於臨床治療多種癌症。

不過,大家要注意,能夠抑制腫瘤的是地龍提取物,並非地龍本身,所以想要靠服用地龍來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服用地龍過量,還有可能引起頭暈、血壓不穩定、腹痛、心悸、呼吸困難等副作用。所以,大家切忌盲目服用,以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癌症晚期,可以用中醫調理,但是要注意科學

地龍作為一種中藥材,在癌症防治上有積極作用,也體現出中醫療效在不斷被挖掘。可以說,在治療癌症方面,中醫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一些癌症晚期的病人,由於身體過於虛弱,已經無法承擔放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會選擇中醫治療,達到延長存留期的目的。

一貫的說法是,中醫治療癌症由整體觀念出發,實施辯證論治,既考慮了局部的治療,又採取扶正培本的方法,改善患者的局部癥狀和全身狀況,達到由內而外的根本驅邪調理作用。

不過,中醫雖然在治療晚期癌症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但是我們也不能疾病亂投醫,胡亂用藥。中醫藥講究因人而異,什麼樣的癌症、什麼樣的分期、什麼時間服用、服用多少等等,都是不同的。如果不遵循科學,盲目服用,就有可能影響治療,加重病情。

我國傳統的中醫藥魅力無窮,十分神秘,一條小小的蚯蚓,卻有這麼大的作用。在癌症高發的今天,雖然西醫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是如果配合中醫,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不過,我們在使用一些中醫藥之前,一定要瞭解其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參考資料:

[1]《抗過敏葯選地龍|中藥日箋》.中國中藥雜誌.2019-09-10.

[2]《魚腥草、板藍根、蚯蚓……古人熬著喝的中藥材,變成注射液!這樣的針你敢打嗎?》.中國經營報.2019-05-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