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有的逐漸沒落,有的依然紅火——
同是小商品市場,為何命運大不同?
二條商店的商品款式多為原創。
南京義烏小商品城的美食夜晚吸引大量顧客。
□ 本報記者 楊民僕
日前,承載無數徐州人記憶的朝陽市場一批商鋪被掛牌拍賣,曾經熙熙攘攘的中山集團南京電子城被抵押。近年來,由於受到電商的衝擊,一些小商品市場逐漸沒落。但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不少小商品城或雜貨商店生意依然紅火,甚至成為網紅打卡點。它們境遇、命運各不同的背後,究竟藏有什麼樣的道道?
曾經熱鬧,逐漸冷清亟待轉型
對於許多“淘一族”來說,位於新街口地區的中山集團南京電子城曾是逛街的必到之處,其中以淘淘巷尤為知名。食品飲料、服裝配飾、鞋帽箱包等,各種新奇商品讓人流連忘返。隨著網購興起,這裏漸漸門前冷落。2024年12月,電子城以2億多元的價格進行轉讓招商,引發不少人的關注。
3月22日晚,記者來到洪武路135號中山集團南京電子城,門頭“淘淘巷”三字很是醒目,但外立面已顯得有些寒酸。門口看板上對位於四樓的淘淘巷宣傳語是“彙聚最腔調小店,引領最新鮮潮流,詮釋最精彩的你”。淘淘巷招商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淘淘巷開業較早,已有十七八年。生意火爆以後,包括三樓及其他樓層開始模仿淘淘巷的模式,銷售各種小商品,整個一棟樓由此熱鬧非凡,聲名遠播。目前三樓面臨轉讓,四樓還在正常營業。
記者坐電梯來到三樓,發現裝修較為陳舊,空曠的走道顧客稀少。銷售服裝的店鋪較多,不時可以看到“撤店清倉,全場虧本大甩賣”的字樣。記者隨後來到四樓,九成左右為服裝店,生意也較為冷清,一些商鋪空空蕩蕩。
位於徐州雲龍區復興路14號的朝陽市場,是當地最大的小商品商貿市場之一。因緊鄰徐州火車站和朝陽汽車客運站,加上物美價廉,吸引了當地及周邊10多座城市的人慕名而來。如今卻有一批商鋪被掛牌拍賣,此前已有多棟樓或商鋪曾被拍賣。
“那時在朝陽,好像沒有買不到的東西,從衣服鞋帽到鍋碗瓢盆,價格便宜、品種齊全。過道裡面經常擠滿了人,顧客與商家討價還價成了一道風景。”今年40多歲的徐州人馬先生感慨說。
據他介紹,隨著電商平台衝擊,市民消費水準提檔升級,以及距離朝陽兩公里半徑內建起多個設施更好、商品更多的現代購物中心,朝陽市場顧客逐漸被分流。
順勢而變,升級改造走出困境
近年來,一些小商品市場在經過電商衝擊的陣痛之後,開始順勢而變,通過升級改造或調整佈局,煥發新的活力。
10多年前,南京時尚萊迪購物廣場是輻射周邊地區的時尚中心,風頭無兩,一鋪難求。隨著網購興起,人流量漸少。2019年,時尚萊迪重新裝修,再次成為許多年輕人喜愛的聚集地。
從地鐵新街口站12號出口可直達時尚萊迪。記者注意到,在入口處和內部各個街區,“時尚”兩個字標識都極為突出,似乎處處在提醒遊客他們的風格與特色。
廣場分為上下兩層,有美食、百貨、服裝和美甲等主題區,各個區都能看到緊跟潮流的業態形式,如二次元、盲盒手辦、網紅餐飲等,顧客絡繹不絕。
“我們對消費群體的定位主要是年輕人,所以對進駐的業態精心選擇,都是當下比較受歡迎和流行的。”時尚萊迪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介紹,如今位置好的店鋪每月每平方米租金約2000元,雖不及頂峰時,但在南京的商鋪租賃中價格偏高,可見人氣。
在南京,義烏小商品城同樣聞名遐迩。3月19日晚上9點左右,記者從龍眠大道地鐵站2號口出來,眼前燈火通明,一片繁華景象。據瞭解,義烏小商品城2006年開業。由於靠近江寧大學城,消費群體以年輕學生為主。如今小商品城分為A區和B區,A區側重於美食,此外還有美甲、小飾品、玩具店等;B區業態主要為裝飾建材、五金機電、窗簾服飾等。到了晚上,A區人聲鼎沸。B區則顯得較為冷清,一些店鋪已經打烊。
銷售電器的小葉告訴記者,他的父母是浙江人,10多年前來到義烏小商品城。“目前我們生意還算不錯,一方面是因為美食帶來的流量,另一方面商品價格也較便宜。比如一個50元的插座,只賺幾元,顧客也能接受。”小葉說。
據瞭解,現在商品城有電影院、KTV、寵物店等,提供各種服務,和傳統意義上的商品城也不一樣了,這也是能持續火熱的重要原因。
創意無限,個性十足成為網紅
除了小商品市場外,一些小商品店鋪也憑藉源源不斷的創意,讓顧客感受到藝術與生活融合帶來的魅力,激發著他們的購買慾望。
3月20日,記者來到秦淮區豐富路上的“二條商店”,一棟七層白色小樓在這條著名的美食街上顯得清新別致。商店一樓小小的庭院裡,綠植沿著牆壁生長,一些年輕人正手拿咖啡坐在長椅上拍照留念。走進店內,每層都有不同主題,一樓是咖啡甜品+玩具的休閒區域,二樓是雜貨禮物+文具,三樓是居家用品+寵物用品,四樓為品牌展覽及快閃場地等。書籍、零食、玩具、唱片、帆布袋、鑰匙扣、野營帳篷、保暖水杯等,種類繁多。不少腦洞大開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或忍俊不禁。店內拍照者更多,各種物品都成為絕佳道具。
為什麼二條商店具有如此魅力?“逛過之後,你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多彩。”一位顧客的話或許可以作為答案。
“比如大家常見的垃圾桶,我們改造成一個縮小模型,成為桌上的收納桶,既可以放筆,稍大一些的尺寸也可以放貓糧、狗糧。許多人覺得新奇,因此特別暢銷。”主理人楊瑱介紹。商品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和品牌供應商合作,一部分來自原創,後者為主。主理人和團隊不斷創新,設計出各種造型,由合作的廠家生產。貨架上的商品週期性更換,始終帶給顧客新鮮感。
“流水線產品千篇一律,無法真正觸動消費者的內心,創意才是保持競爭力的長久之道。”楊瑱說。
在南京鼓樓區陶谷新村,當踏入老宇宙商店的小小天地,似乎穿越進了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神秘宇宙,店內的每一寸空間都被賦予了獨特的靈魂。飾品、插畫、手工製作、衣服、手辦、玩具、飲料、啤酒等,造型或誇張或精巧。
商店由一居民住宅改造而成,常擠滿年輕男女。記者看到一處“二見鍾情古董店”區域,陳列著店主從世界各地和藝術家手中搜集過來的有趣小物件、精緻小首飾,獨具匠心,讓人愛不釋手。店內工作人員“月圓”解釋,“二見鍾情”的意思是“遇到老的物件再次產生新的感情”。
據介紹,店主覺得人的大腦里都有個宇宙,而這裡商品具有年代感,因此將店鋪命名為“老宇宙”。“這裡更是一個個充滿夢幻與神奇的小宇宙,老闆的理念是把這個店打造成提供精神食糧的空間。”“月圓”說,“我們店有一個slogan叫‘慢慢走才最快’,是希望大家在這個空間裡真正鬆弛下來,體驗空間裡面一切的新奇,從而領悟生活中那些被忽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