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內心單純的人,最後都是好命
更新于:2025-03-26 05:19:47

文學家施蟄存曾評價自己的至交好友錢鐘書說: “錢的學問是最好的,嘴巴是最毒的,眼界是最高的。” 作為清華三大才子之首,錢鐘書是出了名的狂。 然而錢鐘書卻說:人謂我狂,不知我之實狷。

錢鐘書的狂,恰恰是因為他心性單純,故而直來直去,簡單純粹,活得通透。

世間萬物,不是因為美好而純粹,而是因為純粹才美好。

01

  • 單純,是一種選擇。

有人說,所謂世故圓滑,並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

深諳世故固然能讓你在生活中獲得一些便利。

但只有在看透複雜人性後,仍然選擇保留一份天真,守護靈魂的美好與單純,這才更能讓人尊重。

黃永玉曾提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特殊時期,錢鐘書被通知參加國宴。

一般人接到通知,都是受寵若驚。

他卻說:“我不去,我很忙。”

有人替他打圓場說:“那可不可以說你身體不好,起不來?”

錢鐘書依然堅持,“不不不,我身體很好。就是我很忙,我不去。”

他不會因世俗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也幾乎不願參加應酬,看似冷漠、不近人情的他,其實心思很簡單。

他會從17公裡外,跑去參加朋友汪梧封的婚禮,也會和故交吳忠匡詠詩賞景、把書夜讀。

錢鐘書一生歷經滄桑,卻不曾被世俗磨平自己的稜角。

到了一定年紀,行如逆旅,潮落追著潮起,逆境疊著順境。

但越難,越不可隨波逐流,越累,越要保持一份天真。

一個人若是不違背自己的本心,真真實實地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無論順逆,都活得輕鬆,過得幸福。

02

  • 單純,是一種修行。

曾有人問馬祖禪師如何修行。

馬祖禪師答:饑來吃飯困來眠。

這個人就很奇怪,世人不都是如此嗎?

禪師給他解惑:“世人吃飯的時候想著睡覺,睡覺的時候想著吃飯。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所以不一樣。”

一個人的心靈越清澈,越純粹,人生才能越輕鬆自在。

錢鐘書從英國牛津大學留學歸國之後,被聘為西南聯大的外文系教授。

當時西南聯大人才濟濟,機會多,薪水也高。

錢鐘書本來打算在這裡大展拳腳,做出一番事業。

但因為才氣高,辦事直,得罪了不少人。

很多人開始給錢鐘書穿小鞋,攛掇系主任不再續聘錢鐘書。

後來,錢鐘書只能到一所師範學院任職,待遇和學術氛圍都比不上西南聯大。

有人嘲笑他,也有人替他惋惜。

錢鐘書卻不愁不怨,安貧樂道。

教書便好好教書,不在意環境與酬勞,打造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外文系。

寫作便認真寫作,不在乎名氣與地位,創作出久負盛名的《談藝錄》。

人不能掌控命運,但可以掌控命運到來時自己的心態。

心思單純了,無論何種環境,無論何種遭遇,都是修行。

活在當下,專注眼下,自能習得一顆安穩的心,自在做事,樂在其中。

03

  • 單純,是一種智慧。

現象級美劇《西部世界》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Some people choose to see the ugliness in this world.The disarray.I choose to see the beauty.

翻譯過來是:有人選擇看見世界的醜惡、混亂,而我選擇看見世界的美好。

越長大,我們越容易陷入各種瑣事煩惱中,唯有心思單純的人,才能從中發現生活的樂趣。

錢鐘書就是如此,不管年歲幾何,內心始終保有一份天真爛漫。

創作《圍城》時,錢鐘書的境遇很差,但不妨礙他苦中作樂。

有一次,錢鐘書看到女兒錢瑗露著肚皮睡覺,玩心頓起,用毛筆在她肚子和臉上塗鴉。

女兒醒來後,追著錢鐘書滿院子打鬧。

錢鐘書卻惡人先告狀,大喊:“阿圓欺我,季康救我!”

兩人一追一躲,相愛相殺,而楊绛便在一旁靜靜看著,一家人常常樂此不疲。

錢鐘書住院時,醫生叮囑他要忌口,他卻偷偷吃蛋糕,以能躲過護士的檢查為樂。

沒想到正巧碰到記者採訪,錢鐘書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蛋糕塞進被子裡。

被拆穿後,尷尬又委屈的表情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無論生活如何對待,錢鐘書總以童真回應。

而正是這份童真,讓他把人生活成有趣的一萬多天,而不是無趣的日子重複了一萬多遍。

錢鐘書曾說:“生活是艱辛的,悲觀的人,被淒苦與迷惘困擾;樂觀的人,從痛苦中尋找樂趣和幽默。

生活從來都是不完滿的,有好的一面,必然也有壞的一面。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過是看清生活複雜的本質後,依舊對生活懷有滿腔熱愛。

時間會逼著我們變老,生活也會逼著我們成熟。

但擁有一顆單純的心,就是抵禦繁雜世事的最佳利器。

04

  • 單純,是一種境界。

小時候,快樂是件很簡單的事情;長大了,簡單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以前,總以為擁有的才是幸福,千方百計去佔有得到。

殊不知慾望填不滿內心的空虛,擁有越多盛欲的空間也就越大,不能輕易縮小,只能不斷滿足。

生活的本質,本就是刪繁就簡存真,內心豐盈充實,就是過活好一生的精神食糧。

作家黃裳曾去錢鐘書家拜訪過,後來他在書中寫道:

“我從沒想過一個清華教授的家竟如此樸素。

牆是白灰粉刷的,地是水泥抹平的。

傢俱很簡單,客廳里沒有太多的陳設。

唯一顯眼的就是中央的一張長桌,上面擺滿的書籍,估計就是這間屋子裡最昂貴的裝飾。”

人間走一趟,真正需要的東西少之又少。當你覺得一無所有時,不妨思考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太多。

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

莊子有雲,物物而不物於物。

意思是人應該駕馭外物,而不是被外物控制。

所謂好命,不是家財萬貫,也不是權重秩高,而是內心的富足。

一個人只有坦然於簡單清貧的生活,才不會被物欲所困。

保持單純,精於心,簡於形,簡到極致,就是大境界。

明朝的李貽說: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世事紛雜,但你若澄澈,世界就會乾淨,你若單純,世界就會美好。

所謂,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真正能獲得大幸福的,都是跨過複雜抵達單純的人。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2025-03-26 15:11:06
刷新自己
刷新自己
2025-03-26 17: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