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自己
更新于:2025-03-26 17:55:16

有人說:“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而是取經的那條路。”

好的人生,其實也是不停地打怪升級的過程。

在這事事更迭,處處創新的時代,死守陳規,常會死機。

所以刷新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是面對一切變化,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方式。

01

  • 刷新心態:鍛煉自己的精神肌肉。

醫學上把人體的橫膈膜稱作“精神的肌肉”。

橫膈膜是肌肉和筋膜之間的一道牆,將胸腔和腹腔分隔開。

它就像一個圓形的屋頂,向上支撐保護著心臟和肺,吸氣時收縮向上,呼氣時平移向下。

一呼一吸間,橫膈膜輔助我們擴大胸腔體積,吸入更多氧氣,同時呼出二氧化碳。

人生路上,負面心態如同二氧化碳,健康心態如同氧氣。

懂得調整負面心態,保持健康心態的人,精神肌肉就會越練越強。

當精神肌肉越發強大后,就有可能戰勝人生中的任何風雨。

“海豹肢症”患者尼克·胡哲,出生時非常漂亮,卻沒有四肢。

尼克的媽媽曾說:“我以為那是一場噩夢,當我一覺醒來,噩夢就會結束。”

經過半年的掙扎,尼克的母親才敢抱他,並下定決心要撫養好這個特殊的孩子。

6歲時,在父母的説明下,尼克付出了比尋常孩子多幾倍的努力,學會了用僅剩的2個腳趾書寫。

可是,他不能自己吃飯、走路、拿東西,甚至連上廁所也要依賴別人。

而且,他身邊的嘲笑聲從來沒有停止過。

8歲時,他就患上了抑鬱症。

有一次,尼克絕望地把頭埋進裝滿水的浴缸裡,試圖淹死自己。

可是想想愛自己的父母,他又放棄了自殺的想法,決定振作起來。

他開始學習電腦,2個腳趾的打字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43個字節;他還讓父親陪他去游泳館,慢慢學會了游泳。

他一直調整和刷新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

“雖然沒有手和腳,但他有一副好口才和一個聰明的大腦,還有愛他的家人。”

就這樣,當尼克卸下自我保護的硬殼後,他也變得越來越自信了。

他會把自己的2個小腳調侃成“小雞腿”,還學著踢足球、騎馬、衝浪。

後來,尼克寫了4本書,拍了一部微電影,還到74個國家進行了1500場演講,被21個國家的領袖接見。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

心若改變,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人生海海,許多事情,並不都會遂人願,與其耗在其中,不如刷新心態。

當我們用積極的行動謀求解決之路,一拐彎,另一扇門已悄然為你打開。

02

  • 刷新認知:不斷提升認知競爭力。

潤米諮詢創始人劉潤說:“未來的競爭,很大程度是認知的競爭。”

認知不到位,縱使有再多的資源、再多的機會,也很難為其所用。

看過一幅圖,一個人為了欣賞高牆外的美景,用好多樓梯層層堆砌,最終還是差那麼一點點距離。

他不知道,只需把一張梯子搭在牆面,然後爬上去,牆外的美景便可一覽無餘。

這就是認知的局限。

每個人,只有在認知體系不斷完善和強大時,才有機會走得更遠。

親戚的兒子明遠,因為業務精幹、能力出眾,在一家大型策劃公司擔任業務經理。

一次,公司把A企業的100萬策劃專案交由明遠負責。

工作開展得很順利,但在支付費用環節,因為1萬元的文本費用,搞得對方有些不愉快。

原來,策劃公司與A企業的合同是這樣簽訂的:

專案完工後,A企業支付策劃公司100萬元服務費,策劃公司為其免費提供5份紙質方案。若A企業需增加紙質方案的份數,策劃公司可代為列印,費用由A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另外支付。

A企業負責人對明遠說道:“我們已經支付了這麼高的服務費,多列印幾份方案還要另外付費,好像有點不妥吧?”

聽了對方的訴求,明遠也很無奈:“沒辦法,這是總公司的規定,我們也只能遵照執行。”

其實這種情況,客戶已不止一次吐槽,對公司也造成了不良影響。

一個週末,明遠去超市購物,看到超市正在搞“買洗潔精贈送清潔碗布”的活動,突然來了靈感。

他趕緊上網查資料,明白了超市促銷活動的原理:

原來心理學上有種“規避損失效應”的說法,無論是人還是企業,都喜歡自己賺到的感覺,不喜歡自己利益受損的感覺。

明遠就想,這種做法其實可以運用到工作中。

後來,明遠向總公司建議,把合同改成總服務費101萬元,若客戶自行列印方案,優惠1萬元,並贈送5份紙質方案。

此後,再也沒有客戶因為紙質方案額外付費的事而鬧得不愉快。

人的認知其實就像一張地圖,只有當地圖越接近實際情況並能提供價值時,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刷新認知的過程,其實就是讓地圖更精準的過程。如此,我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3

  • 刷新圈子:與智者保持同行。

人與人之間有一個重要的規律:你的財富約等於身邊最親密的五個朋友的平均值。

所以,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選擇圈子、刷新圈子,真的很重要。

《你的朋友決定你的層次,你的圈子決定你的未來》一書中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馬利安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5歲時便開始勞動,身邊的夥伴大多是佃農的孩子。

小馬利安在幹活時,認識了一個哥哥,長他幾歲,不僅善良,還懂得很多知識,對他很是照顧。

相處過程中,小馬利安經常說:“我們家很窮,一輩子都要過貧窮的生活。”

這個哥哥總是鼓勵他:“馬利安,我們不應該貧窮,我們的貧窮是因為我們沒有產生過出人頭地的想法。”

這個觀念深植馬利安的內心,他決定長大後要把經商作為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條途徑。

漸漸長大的馬利安,只要有機會,就會跑到附近的商人圈子裡,聽他們講經商的經歷,還把別人不要的報紙拿回家學習。

身邊的小夥伴看到馬利安如此,對他很是嘲諷,馬利安卻不以為意。

長大後的馬利安,選擇銷售肥皂,挨家挨戶推銷肥皂長達12年之久。

在這個過程中,馬利安又認識了很多商人朋友,因為他誠信經營、勤勉好學,大家都很喜歡他。

一日,馬利安獲悉供應肥皂的公司要拍賣出售,便從朋友那兒借了些錢,又到投資集團籌集了些資金。

在馬利安的努力下,他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家肥皂公司,後來經營得有聲有色。

他還和投資集團的朋友合作,取得了另外七家公司和一家報館的控股權,成為遠近聞名的企業家。

一次,記者採訪馬利安,讓他談談自己人生逆襲的經驗,馬利安說道:

“從小我一直認為自己的生活就該貧窮。後來遇到的一個哥哥,為我植入了我可以出人頭地的夢想。也感謝我的商人朋友們,從他們那裡,我學到了許多。

若要說經驗,我想就是不斷刷新自己的圈子,靠近更高知的人,才有可能實現一級級的飛躍。”

《荀子·勸學》中有言:“Hobu Asaka,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閒人堆中論是非,學習群裡談知識。

當你發現自己在所謂的圈子裡已找不到共鳴,遇到問題時也無人能為你解惑,也許就到了尋找更高階的圈子的時候。

茫茫人海,我們不做一座孤島,而要學會山不過來我過去。

因為只有與高山相連,才有可能形成壯麗連綿的人生屏障,真正抵禦風雨的侵襲。

04

楊绛先生說:“我們終其一生,都要不斷地修煉靈魂,完善自我。”

時代在進步更迭,而我們的人生,也只有保持刷新的能力,才能順應變化。

刷新心態,用陽光驅散陰霾,讓自己的心靈充滿正能量;

刷新認知,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刷新圈子,與智者保持同行,點亮人生道路,引領未來方向。

只要我們每日做出微小的改變,不斷刷新自己,就能迎來屬於自己的璀璨星河!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