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機就有800匹,柯尼賽格是怎麼做到的?
更新于:2025-03-25 23:20:35

大家覺得現在哪款車的電機性能最強?

是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三電機,是極氪 001 FR 上的四電機,還是小米 SU7 Ultra 上那台 V8s ,亦或是比亞迪要搭載在漢 L 上那個 580kW 的後電機?

確實這幾個車的性能參數都很暴力,電機拎出來也都是響噹噹的。

但今天我鬥膽提名一個,性能一點不輸上面四位,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超越它們的電機,那就是來自小眾頂級超跑車廠柯尼賽格的暗物質電機( Dark Matter )。

這個電機強在哪呢?我先說幾個參數,最大功率 600kW ( 800 匹 ),最大扭矩 1250N·m ,搭載這台電機的車型 Gemera ,加上發動機一共 2300 匹馬力,零百 1.9s ,最高時速超過 400km/h 。

注意啊,它是一個電機就能幹到了 600kW 。要知道 Model S Plaid 上 3 個電機加一起才有 750kW ,而 SU7 Ultra 上那台 V8s ,最大功率是 425kW 。

關鍵是它這個電機重量控制得還非常輕,只有 39kg ,這使得電機的功率密度達到來了15.38kW/kg

啥概念呢?我們拿小米公佈的數據做個對比就知道了。小米 V8s 的功率密度是 10.14kW/kg ,已經算做得很好的了,比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和保時捷 Taycan 的都要高不少。

但和柯尼賽格的一比,不得不說,瑞典小作坊掏出的這玩意兒屬實有點過於暴力了。

那它如何做到的呢?接下來脖子哥就帶大夥兒挨個瞅瞅。

首先,咱別看柯尼賽格起了個 “ 暗物質電機 ” 名字,其實它和暗物質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名字純粹是個噱頭,它本質上屬於永磁同步電機

雖說大類上差不多,但它裡裡外外,卻和常見電機都不一樣。

我們先看結構形式。

上過物理課的都知道電機的基本原理是,給線圈通電,電流產生磁場,通過改變電流讓磁場產生變化,然後驅動轉子旋轉。

市面上大多數電機,這個磁場的磁感線方向都是沿著電機直徑的方向,我們管這種叫徑向磁通電機( Radial Motor )。這種技術成熟,效率高散熱好,製造成本也低。

還有另一種用得比較少的軸向磁通電機( Axial Motor ),它的繞線方向不同,磁感線方向是沿著電機軸線的方向。

這裡拿文字描述可能有點抽象,大夥兒看看下面這張動圖,裡頭一直在動的虛線是磁感線的方向,左邊的磁感線方向是沿著轉子直徑走,也就是徑向磁通電機( Radial Motor ),而右邊的磁感線和電機軸一個方向,所以是軸向磁通電機( Axial Motor )。

理論上,軸向電機的功率密度會更大,還容易做成小巧的盤式。但軸向也有一些問題,散熱不好做,而且製造工藝複雜,成本巨高。

所以主要也就一些超跑品牌,喜歡用軸向電機,比如蘭博基尼和 AMG 的旗艦跑車。

而柯尼賽格這次的電機,來了個既要又要。它用了一種特殊的磁路設計,使得電機內部同時存在徑向和軸向的磁感線,算是一種新的混合式軸通電機。

好處嘛,當然就是把兩種電機的優勢結合起來,功率密度又高,散熱也沒得問題。

暗物質電機的另一個創新點是無軛( è )定子。

軛這個東東,簡單來說是定子裡托住線圈的 “ 大鐵盤 ” ,大夥兒看下面這張圖,右邊的線圈是長在一個大鐵盤上的,而左邊的無軛定子,就拿掉了這玩意兒。

定子軛的作用像是給磁感線做了一個管路,讓磁感線必須規規矩矩地從管子裡走,所以它的存在,能夠讓磁場更閉合,減少漏磁現象,從而提高馬達效率。

但這麼個大鐵盤擺在這,重量不輕,而且發熱量也不小。所以柯尼賽格就把這個取消了,然後通過其他地方做優化來替代軛的作用。

除了這些,這款電機還有個絕活是六相交流電

一般的電機都由三相交流電驅動,電池里出來直流電,通過逆變器變成 UVW 三個有時間差的電流依次通過定子,來驅動轉子旋轉。

它這個六相,就可以讓不同電流的時間間隔更短,電流輸出更均勻,功率可能也會更高。

我打個不太恰當的類比,這就有點像從三缸機一下進化到了六缸機,不管是運行品質還是功率輸出,都不在一個維度。

總之呢,這個電機的狠活實在太多,比如還有柯尼賽格有專利的碳纖維纏繞工藝,以及用了特殊鋼材的電機轉子軸。而且還有些東西柯尼賽格暫時沒公開,咱也不曉得。

在這款電機上,可以看到那些超跑品牌,不光內燃機個個頂天,在電機這個方向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給我最大的感受還是,電機性能並沒有捲到頭。

就說漢 L 上那個 580kW 的單電機,暴力程度也沒比這個差多少,下回就等迪子站出來說說,它到底是咋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