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注意到?,最近身邊總有些人反覆抱怨頭暈腦脹、口乾舌燥,或是渾身沒勁兒?
其實這可能是血糖高的信號,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高血糖的行列,但很多人對此還是知之甚少。
話說在一個晴朗的週末,張大爺如往常一樣來到了社區附近的公園散步。張大爺今年剛退休,以前是一個郵遞員,現在終於有時間好好享受清晨的寧靜和新鮮空氣了。
然而,今天的散步似乎不太平靜。當他慢悠悠地走過老柳樹旁,耳邊突然傳來一陣談話聲。“你聽說了嗎?我鄰居的二舅媽最近檢查出來血糖高得嚇人,醫生都說了,有那幾個信號就得小心了。”
張大爺不由得放慢了腳步,仔細地聽著旁邊兩個晨練的大媽的對話。
高血糖?信號?這讓他想起最近自己也常感覺口乾舌燥,難道這也是血糖高的徵兆,心裡的疑問像種子一樣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他決定結束散步後直奔社區醫院,想要親自問問醫生這些所謂的“信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到了醫院,張大爺直接找到了負責的內科醫生,李醫生。
李醫生是個經驗豐富的醫師,看起來總是笑眯眯的,一看就是那種溫文爾雅、滿腹經綸的好醫生。聽了張大爺的問題後,李醫生拿起了自己的筆記本,開始仔細地解釋。
“張大爺,血糖升高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通常,高血糖有三個很明顯的信號,您要是覺得身上有這些癥狀,一定要及時檢查。”
李醫生接著講解了第一個信號:經常感到口幹。他說:“口幹是因為高血糖使得體內水分代謝紊亂,尿量增多,導致身體缺水。您有沒有覺得最近特別容易口渴,喝水量比平時多了很多?”
張大爺點點頭,確實如此。
“第二個信號是頻繁的小便,特別是晚上。”李醫生繼續說,“這是因為體內血糖濃度高,腎臟需要排出更多的水分來稀釋血液中的糖分,所以才會有夜間頻繁起夜的情況。”
這一點張大爺也深有體會,以前一晚上頂多起來一次,現在卻是三四次都有可能。
“第三個信號,則是無緣無故的疲勞感,”李醫生詳細地解釋了,“高血糖阻礙了葡萄糖進入細胞,導致身體能量供應不足,所以會感到特別的疲倦。”
張大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日子感覺體力不支,也是有原因的。
李醫生看到張大爺似乎有些焦慮,便安撫他說:“張大爺,這些信號雖然提醒我們可能有血糖問題,但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還是可以控制的。
比如說,規律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都是非常有説明的,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避免過度的精神壓力。”
李醫生拿出一份研究數據,向張大爺展示:“看這裡,研究表明,堅持每天至少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顯著降低血糖水準,像快走、游泳或是騎自行車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張大爺認真聽著,不時點頭,心裏漸漸有了計劃,他決定今天回家後,就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少吃點兒油膩的食物,多做些運動。
還要每天記下飲食和運動的情況,爭取把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內。李醫生見張大爺對自己的健康問題開始正視,便趁熱打鐵,繼續深入講解。
“張大爺,您知道嗎?除了運動和飲食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日常小習慣,對控制血糖也是大有裨益的。而且這個觀點可能很多人都沒怎麼意識到。”
張大爺好奇地問:“哦?還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嗎?”
李醫生微笑著回答:“有的,其中一個就是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成年人每晚至少需要7到8小時的睡眠時間。
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明天的體力和心情,長期來看,還會干擾到我們的血糖水準。人在熟睡的時候,身體會調整各種激素的分泌,這包括幫助調節血糖的胰島素。”
張大爺點點頭,表示自己以前確實有些忽視這方面。他問:“那您說的其他方法呢?”
李醫生繼續說:“另一個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我們現代人經常會因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而感到焦慮或是抑鬱。
這些不良的情緒實際上會通過影響我們的內分泌系統,進而使血糖波動加劇。所以,我經常建議患者,除了身體的鍛煉,心理上的調適也非常重要。”
張大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想到自己退休後,雖然沒有了工作壓力,但有時候也會因為瑣事感到焦慮。
李醫生看到張大爺似乎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便繼續補充:“其實,對於血糖控制,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就是參與一些社交活動。”
張大爺聽後感到非常新奇,原來控制血糖不僅僅是改變飲食和增加運動那麼簡單,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影響到。
張大爺聽得津津有味,感覺今天的這次醫院之行收穫頗豐,他感謝李醫生的耐心解答,並決定按照李醫生的建議去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關於高血糖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唐瑋婷,李姝瑩,劉佳欣,等.短期血糖控制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神經血管耦合功能[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誌,2024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