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南日報
■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賽
貧血,這一常見的健康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陌生。無論是兒童、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可能遭遇貧血的困擾。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臉色非常差,或者是容易出現頭暈、乏力時,是否會想到是貧血引起的呢?那麼貧血的癥狀都有哪些呢?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預防及緩解呢?海口市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楊曉陽為您指點迷津。
貧血,簡而言之,就是血液中紅細胞數量不足,血紅蛋白減少,導致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而產生的臨床綜合征,因此,貧血也被稱為低血紅蛋白症。它可以是單一的疾病,也可以是多種疾病導致的癥狀。
我們依據血紅蛋白的濃度將貧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貧血四个等级的贫血程度。貧血程度不同,貧血的癥狀也不一樣。輕度貧血多數對患者的生活影響不大,生活中亦可能不容易被發現,但重度或極重度貧血會影響人體代謝,嚴重時可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而對於兒童,貧血會影響其生長髮育,使身高、智力、器官的成熟度受到影響,此外貧血可降低機體免疫力,容易導致機體感染,如反覆肺炎、咳嗽、發熱等。
贫血,真的不是件小事。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貧血的情況呢?判斷一個人是否貧血,可以看四個地方。
一看指甲顏色:指甲顏色太淡太白,說明可能是貧血;二看臉色及掌心:臉色及掌心蒼白或發黃,說明氣血不足;三看眼瞼:眼瞼蒼白、看上去非常疲憊,往往提示貧血的可能;四看唇色:正常唇色帶點淡粉色,如果唇色發白無光澤,則有可能存在貧血。
引發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有:鐵元素攝入不足、丟失過多及胃腸道吸收不良。很多女性愛美,為了保持纖細的身材不把吃飯當回事兒,不愛吃肉、蛋,還大量飲用黑咖啡,長此以往營養跟不上就容易造成貧血。此外,女性月經量過多也是缺鐵性貧血的常見原因。
如何調整缺鐵性貧血呢?輕度缺鐵性貧血患者可以多吃一些鐵含量高的食物來調整,比如動物的肝臟、動物血、蛋黃、牛羊肉、海產品、黑木耳等,平時也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C或者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來促進鐵的吸收,少喝濃茶、咖啡等阻礙鐵吸收的飲料。中度貧血患者除加強飲食營養以外還要積極補充鐵劑。血紅蛋白含量低於60g/L的重度貧血患者,經醫生評估后需要輸注紅細胞來維持生命體征,並積極查找貧血原因。
日常生活中可通過以下幾點來預防缺鐵性貧血。食物要多樣化,以谷類為主,保證足夠的營養,特別是鐵元素以及蛋白質的攝入量,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不要偏食、挑食及長期素食、過度減肥;長期貧血,胃口不佳或月經量過多,或長期便血要及時檢查,發現貧血情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