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疝氣嵌頓多學科協作成功“拆彈”
更新于:2025-03-26 06:16:26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伍振鵬、張燦城)近期,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手術室上演了一場爭分奪秒的生命救援行動。103歲高齡的王奶奶(化名)因突發嵌頓性股疝合併腸壞死被緊急送往醫院。面對患者超高齡、多種基礎疾病纏身以及手術耐受性極差等重重困難,該院疝與腹壁外科聯合麻醉科、呼吸科、心內科、ICU等多學科團隊緊密合作,成功為王奶奶實施了腹腔鏡微創手術。

  股疝嵌頓驚險萬分

  多學科協作保駕護航

  王奶奶年逾百歲,長期飽受高血壓、肺功能不全及重度營養不良的困擾,身體狀況極為脆弱。一天下午,因拉肚子而不得不反覆蹲下起身數次后,王奶奶突然感到右下腹一陣劇痛,並伴隨噁心、嘔吐不止。家屬見狀立即將她送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經過醫生的初步檢查,發現王奶奶右側腹股溝區有一個核桃大小的包塊,皮膚發紅且觸痛顯著。結合CT影像和詳細查體結果,醫生高度懷疑她可能患有“嵌頓性股疝合併腸壞死”。暨大附一院疝與腹壁外科的鄭燕生副主任醫師接診了這位高齡患者。

  嵌頓性股疝是腹股溝疝中最兇險的一種類型。當腹腔內臟器,比如腸管,通過股環突入股管后無法自行回納,腸管的血液供應就會受阻。

  鄭燕生表示,若病情發作超過6小時未得到及時處理,腸管就可能發生壞死、穿孔,進而引發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達30%。而王奶奶從發病到就醫已經超過了12小時,病情危急,刻不容緩。

  面對這位103歲高齡、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手術風險極高。然而,若不進行手術,腸壞死將迅速惡化,患者的生命岌岌可危。在這危急關頭,鄭燕生迅速啟動了多學科協作機制(MDT)。經過麻醉科、呼吸科、心內科、ICU等多科室專家的討論,專家團隊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立即實施腹腔鏡探查手術。如果發現腸壞死,就切除病變腸段,並同期修補股疝缺損。

  在充分的術前準備后,鄭燕生與胃腸外科湯漢林副主任醫師攜手合作,為王奶奶成功實施了腹腔鏡下部分小腸切除術及嵌頓性股疝修補術。術中,醫生們僅通過3個如鑰匙孔般細小的切口,將腹腔鏡精準置入體內。鏡下可見,患者右側股環處的腸管嵌頓嚴重,已呈現暗紫色,部分小腸組織壞死。手術團隊當機立斷,果斷切除了壞死的腸段,並對腹股溝區的缺損進行了細緻的修補,有效消除了疝復發的風險。

  高齡並非手術禁區

  疝氣不能一味靠“忍”

  術后,醫護團隊充分踐行快速康復理念。術后第一天,王奶奶就能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下床活動。第三天恢復自主進食,第七天便順利出院。術后一個月,王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門診複查。

  鄭燕生提醒:“疝氣可不是‘能忍則忍’的小毛病,它就像是懸在腹腔內的一顆‘定時炸彈’。一旦發現身體任何部位有包塊突出,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一旦確診為疝氣,應儘早接受手術治療,以免拖延病情。”需要強調的是,高齡並非疝氣手術禁區,關鍵在於對患者病情的精準評估和團隊之間的緊密協作。

“票根經濟”正興起
“票根經濟”正興起
2025-03-26 06:05:29
蓄水保水助春耕
蓄水保水助春耕
2025-03-26 06:05:53
證件照豈能美顏
證件照豈能美顏
2025-03-26 0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