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窗期太久,該如何繼續職業生涯?
更新于:2025-04-14 14:30:01

當下的就業環境,已經消磨了很多人的求職耐心,空窗期變得越來越長。

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變得越發艱難起來。想要突破瓶頸,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制定新的方案,節奏穩定地去執行。

一、如何重新認識自己?

基本上,大多數遇到空窗期的人群,都是自我認知與職場定位不同導致。

企業做出經濟型裁員的決定後,優先篩選出來的員工,要麼是不聽話,要麼是性價比低,要麼是角色可替代。

那自己考慮職業角色時,就要從這三點來出發:

1、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那種老實聽話、很忠誠的員工?

2、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工資要的高,實際承擔職責,卻沒到用人單位的預期?

3、想一想自己會的東西、負責的工作,是不是其他人也能做?

如果以上三個答案,都不是用人單位的“標準答案”,那就需要改換一下自己的工作心態、職業發展路線了。

比如“不聽話、很有想法”這類人,說明主觀性強,有自己的節奏,其實更適合獨當一面;

如果是工資要的高,那說明這類行業、這類崗位的泡沫期已經過去了,需要尋找下一個適合自己的爆發領域;

如果自己工作的技能隨時被取代,就需要加強專業能力的提升,或者拓寬技能邊界。

這些道理,其實混跡職場多年的老鳥們都懂,但在沒有遇到危機時,也僅限於“懂”,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提前做各種準備的。

二、如何制定新的求職計劃?

先想一想“做招聘的HR擔心什麼?”

很簡單:雇傭風險——擔心的是:一是你的能力不行;二是你的眼光太差;三是你不知道以後想做什麼。

當下這個經濟環境中,用人方在面試環節想要卡你,尤其是用“空窗期”的理由來卡你,無非就是候選人太多,還不能快速確定你是否能解決HR心中的以上三個疑惑。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懷疑自己!要知道,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困難,原因還是出在企業上。

況且,職場裡面,60分的爭不過90分的,很正常。

具體到新的求職計劃,可以參考以下幾條:

1、降低預期,先延續職業。比如降薪資、降職級,或者找小一點的公司,目的是先找個地方待著,履歷上不要斷片太久。

2、堅持“換行不換崗、換崗不換行”的原則。越工作到最後,越會發現,自己能從事的領域會越來越窄,那是因為用人方更看重候選人的行業資歷、崗位經驗,你也只能在這個圈子裡打轉轉。

3、先做好一個準備工作,用來回答“這段時間在幹嘛?”——要體現出自己沒有浪費時間的態度。學習、看書只是一個表像,需要拿出自己的作品,還得是隨時能展示出來的那種,這也有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比如產品經理學代碼、程式師寫demo、運營學設計等。比如最近在看的插畫設計課程,對於以後強化能力來說就很有説明。

三、如何有節奏地找工作?

1、先圈出一批JD,歸歸類,再針對性改簡歷。簡歷只是個敲門磚,在保證真實履歷的基礎上,適當的加工、誇張一下,肯定是可以的,關鍵是自己能圓過去。比如同樣在看“產品運營”的工作機會,有的JD側重與產研團隊的配合,有的JD側重與市場端的配合,還有的更在於是否可以獨立承擔,這些都需要在【自我介紹】、【工作經歷】、【項目經歷】的環節中,重點說明。

2、準備好你的面試作品。現在能有一個溝通交流的機會,其實比較難,所以要針對性地準備好自己的面試作品。這裡說的不是簡歷,或者之前的工作成果,而是即將要上崗的工作計劃,執行思路。但是不要一股腦的先都全搬出來,而是多找管道去了解對方的資訊,匹配著制定計劃。

3、要找准HR的活躍時間,一般是10點-12點、14-17點,還有22點左右(這個看人)。以BOSS直聘來說,流量大、按崗位付費,HR的活躍度高,APP上的消息都是不停的,所以要趁對方找人的時候來建聯。

4、厚著臉皮,一直追問HR。HR每天都很忙,聊的人也多,不一定記得住你是誰,所以就需要不停在HR眼前刷存在感,除非人家明確說“不適合”,那也是禮貌地close對話,後面再聯繫,沒準還能遇到。

四、如何度過這段“空窗期”?

投遞沒反饋、面試不順利,很多人都習以為常了,導致了長期的心情沮喪,情緒也容易壞到極點,就需要做一做調整。

因為下一次機會來臨時,肯定是帶著積極的精神面貌來把握——對方也不想找一個“喪門星”進來。

1、健身,而且主打一個“不花錢”,比如跑步、跳操、俯卧撐、仰臥起坐、瑜伽等等,有條件的可以去游泳。

健身的目的:一是保持旺盛的精力,隨時投入下一次工作;二是強化自己的意志力,只做心理建設堅強不了意志;三是減肥、增肌,塑造一個良好的形態,顏值不夠,身材來湊,就是這個道理。

2、準備相關專業的考試。很多人工作時間越久,經驗的確是越豐富,但是躺過的錯路也不少,所以需要花時間沉澱一下自己。只是看書、看公眾號、刷視頻,是體現不出學習成果的,那就去考試,國家組織的那種,能評職稱,含金量比較重的那些,能考幾個算幾個,保持隨時學習、隨時發起挑戰的心態。

3、做一做自媒體。反正現在自媒體泛濫,能出頭的機會也少的可憐,就當給自己找一個“樹洞”,有什麼想說的、想輸出的,一股腦對外發就行了。能賺幾個打賞錢,固然是好事,罵痛快才是最爽的,這一條尤其適合技術型社恐人群。

4、出一出自己的課程。很多人自以為是的工作經歷,其實別人都幹過,而且人家更會在短時間內講出花來;你不行是因為沒有深度總結過。那就把自己幹過的每一份工作,都做成45分鐘的視頻課程,帶PPT講解的那種,看看有多少人願意買單。

當你完成這些工作以後,機會也許時不時地就冒出來了,至於怎麼面試、怎麼談薪資,這裡不做展開。

作為曾經經歷過空窗期的人,時間浪費過不少,機會浪費過不少,人選錯過好多個,都是想起來就後悔不已的痛苦,唯有記錄下來,才能時刻提醒自己:機會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來了就緊緊抓住。

企業裁員10步指南
企業裁員10步指南
2025-03-26 08: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