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分享過一篇筆記,是對提升「自我能力」的拆解,在思考和規劃自我成長路徑時,把需要提升的能力分為10種:思想、決策力、行動力、溝通力、學習力、感受力、持續力、意志力、認知力和反思力,這也變成了我做每一篇筆記的分類標籤。我主要是從自我的「能力」、「感知」、「態度」、與「認知」這四方面解構的,而這兩天我看了太久保幸夫的《12個工作的基本》,他從對人、對己、對課題的角度分享了12種讓職業生涯走向成功的基本能力,這種結構也讓我非常有收穫~
雖然我不清楚書中他說的這些能力的標準開發年齡的依據來源是什麼(這對我這篇筆記的分享視角也不重要),我的年紀也沒到親身實踐哪種能力不能培養了的階段,但是對於每種能力的解釋和缺少該能力的後果,讓我開始仔細比對自我和身邊人,有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審核下自己的能力清單哦~
收穫比較大的還是他的思考的上層結構。對人、對己、對課題,這種站在相關者多方的解構方法,非常普適, 可以延伸到很多領域,比如如何溝通?可以分為對自己的溝通、與他人的溝通、對課題的溝通;再比如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就可以分為對自己時間的管理,對他人時間的管理、對客觀日程的時間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