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聊天能力
更新于:2025-03-26 08:47:08

作者:魯佳

你在生活中是不是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別人來向你問路,你只會說”遠,比較遠,挺遠的“;誇一個女生漂亮,只會說漂亮,好看,身材好;自己有很多興趣愛好,但是卻很難向別人清晰地表述出來,讓人覺得自己很無趣;同學、同事這麼多年,都沒有太親密的夥伴關係。

其實,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基於對場景、關係、對象的解讀能力,表明語言與詞彙的豐富度的描述能力,體現知識密度的輸出能力,以及遊刃於邏輯與情緒間的反饋能力。

1、解讀能力

人多人少,關係遠近,男性女性是一般人都可以察觉到的差异。但 有時候談話因為信息不對稱可能並不會注意到,從而造成溝通中的誤解。

比如,在一次吃飯過程中,朋友的女兒高考失利,另一位朋友想表達對女孩的勸慰,就說了一句“女孩兒不用讀太多的書,嫁得好就好了”,女孩就誤解了叔叔的意思以為叔叔是重男輕女的後思想,把話題引向了“女孩要獨立,也要多讀書”的價值觀層面問題。

解讀能力是一個人情商的體現,高下之別,對於敏感的人一瞬間就可以體會到。所謂見多識廣,就是不斷地去與人溝通,觀察、體會和總結的結果。經驗豐富的HR一段交談下來就可以看出官員家庭,知識份子家庭和其他家庭孩子的區別。

2、描述能力

一個人語言詞彙的豐富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讀書多少、受教育程度甚至階層的差別。受教育程度高和讀書的人語彙明顯豐富,形容同一個事情可以找到不同的詞語、句式,說出來也會更恰當。就比如形容一個女子漂亮,也是知道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者也有不同的意指。

當然,這個可以通過閱讀和寫作來提升,不斷地去積累詞彙量,讓自己胸中有墨、下筆成文,出口成章。

3、知識密度

為什麼年輕人喜歡向德高望重的前輩請教?為什麼小姑娘們喜歡大叔講他走南闖北的經歷?除了講話方式、對方地位的影響,更本質的原因是這些人輸出的談話知識密度極高。百度百科雖然部分解放了我們的大腦,但一個人在職業領域的專研,走南闖北帶來的見聞以及經歷過所獲得的切身感受所輸出的深刻見解是極其寶貴的財富,能產生極高的知識輸出。

我們絕大多數人奮鬥的目標應該是,多讀讀書,多走出去看看世界,去結實各領域的翹楚。

4、反饋能力

溝通、聊天和演講,都是一個交互的過程。很多人都說一不小心就把天聊死了,就是你表達了一句,別人不知道如何反饋你,或者你反饋給別人的,已經觸及了他(她)的雷區。

反饋能力是建立在解讀能力上的,讀出言外之意。對方是表達情緒,還是表達邏輯,以及你應該反饋什麼。只有不斷地磨練,建立在讀懂的基礎上,才能精準地反饋,拉近彼此的關係。

總一下,其實就是要多讀書,多交流,多總結,多反思,看得多了,經歷多了,慢慢地自然能成為聊天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