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的4種成分,你瞭解嗎?
更新于:2025-03-26 08:47:10

現代社會中,壓力是不可逃避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體驗到壓力,有時候它會令人喘不過氣來,但有時,它也會成為一種積極的推動力量,催人上進。沒有風浪海燕不會飛那麼高,沒有風雨樹木無法生長,沒有壓力便無法使我們前行,壓力是前行的動力。壓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無處不在,如影隨形。

我們覺察到的威脅我們健康的任何環境事件都會給我們的應對能力帶來壓力。它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而我們對壓力事件的評估也是極其主觀的。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定義,解釋,思考和應對事件,與我們認為這些事件是否對我們構成壓力有很大關係。

國外心理研究機構將挫敗、矛盾、變化和壓迫感定義為心理壓力的四種主要成分,以下是詳細分析解讀。

1、挫敗。

挫敗源於阻礙你實現自己的需求和目標的事件。

外部的挫敗源(所有這些都包含心理成分)包括失敗、喪失、工作中受到歧視、意外事故、延誤、交通擁堵、傷害性的人際關係、孤獨和孤立。此外一些內部因素也會阻礙你達到目標,包括缺少基本技能、身體殘疾、缺少自信以及其他所有自己設置阻礙你實現目標的障礙等。

思考:你經過了哪些挫敗?你是怎麼應對他們的呢?

2、矛盾。

矛盾是另一種壓力源。由於兩種或更多的衝突動機或者行為衝動出現競爭而產生,它可以分為雙趨模式,雙避模式,趨避模式三種。

(1)雙趨模式是指需要在兩個或多個具有吸引力或令人想得到的選擇中做出抉擇。這種糾結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不可能做所有想做的事或去所有想去的地方。這種模式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不得不在兩份工作中做出選擇,或者在兩個心愛的人當中挑選一個,儘管你可能對兩個都很心儀。

(2)雙避模式指當兩個或多個不令人愉悅或者不想要的結果出現時必須從中被迫接受一個。這種矛盾是最令人不快的,也是壓力最大的。比如你需要在失業和接受一份你不喜歡的工作中做出選擇。這兩者都令你感到不快。

(3)趨避模式是指必須在兩個或多個相關的目標中作出選擇,而每一個目標既有吸引人的地方,也有不令人喜歡的因素。比如你遇到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你很喜歡,可是這份工作需要你經常出差,而這對你來說有點困難。

你遇到過多少次這樣的局面:要在兩個或多個都想得到的選項中選擇一個?又有多少次你得在都不滿意的現實中無奈選擇一個呢?其實最主要的矛盾是你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比如你是否糾結過應該獨自做出決定,還是讓別人替你選擇。究竟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按別人期望那樣生活。

用幾分鐘時間考慮一下你最近遇到的主要矛盾,這些矛盾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對於價值觀方面出現的矛盾,你一般如何應對它給你帶來的壓力。

3、變化。

變化會加重壓力。特別是當生活發生變化,需要我們重新調整適應環境時。

人際關係的變化、工作的變化、經濟狀況的變化,通常都會給人帶來壓力。即使這些變化是正面的和積極的。

因此,如果你在很短的時間里結婚、遷入新居、有了自己的家。這其中任何一個變化都會給你帶來壓力。而當它們疊加在一起時,你感受到的壓力就會更加強烈。 學會適應生活變化比這些生活變化本身更重要。

4、壓迫感。

壓迫感是渴望按一定的方式生活,並對此有很高的期望,它是現代生活中“忙碌病”的一部分。 我們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許多人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他們不斷督促自己。從來不對自己的所作、所能的或者所擁有的感到滿足。他們不僅努力達到別人的期望,而且自己又給自己添上了一些極為苛刻的要求。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給自己造成壓力。 放過自己,悅納自己,接納一個完整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可以緩解壓力帶來的壓迫感。

打工有錢途嗎?
打工有錢途嗎?
2025-03-26 07:50:49
做人做事的智慧
做人做事的智慧
2025-03-26 08: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