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要因為別人一句評價放棄自己的夢想。
我發現自己身邊真正厲害的人,幾乎都不是那麼關心或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因為他們專注做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就沒時間操心別人說啥了。
當你走的慢時,耳畔偶爾會聽到路人的閒言碎語;當你飛奔時,耳畔聽到的更多是呼呼的風聲。
二、
最好的狀態,就是不等時機成熟,因為時機成熟時,不僅你會看到,別人也不是瞎子。值不值得去冒險,只有時間才是最好的答案。
前些天,有同學在微博上問:“老師,我是不是該把考研單詞都背熟了後再聽課?”
我問:“為什麼?”
他說:“感覺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我說:“就因為你一直這麼想,所以就一直停留在背單詞的階段了,背了忘、忘了背、繼續忘、繼續背……”
他說:“老師,你好像在監視我。”
我問:“試想一個問題:冬天洗完澡後,你是先穿上衣,還是先穿下衣?”
他想了想,說:“為什麼要問這個?跟學習有關嗎?”
我說:“無論你先穿上衣,還是先下衣,都不正常。如果你先穿上面的,穿上了underwear、秋衣、毛衣、羽絨服和圍巾,但下面還露著腚,你不覺得很滑稽嗎?”
他問:“還是不懂您的意思,我到底應該怎麼背單詞?”
我說:“背單詞和練長難句、聽寫作、閱讀課沒有任何衝突。其實,每個老師課上都會講單詞。閱讀、寫作、翻譯、完型新題型老師講課都在真題講單詞的考法,聽課時一起背,難道不香嗎?”
他說:“懂了,謝謝老師,我打算明天開始。”
我說:“氣死我了,請你跪在地上摩擦自己吧。”
他問:“老師,你為啥生氣?”
我說:“先前,你在等待時機成熟;後來,你在等待明天。始終在等待沒有行動的你,最後憑什麼贏?”
分享一句話:You cannot always wait for the perfect time, sometimes you must dare to jump.(你不能總是等著時機成熟,有時候,你必須要主動搏一把。)
三、
前些天講課時,一個同學一直在刷屏問:“老師,我很想學,但我沒時間學,該怎麼辦?”
當時的我一下子就火了,我說:“你要是沒時間學,就別考了,找個工作,踏實掙錢!別騷了吧唧地在我講課時刷屏說自己想學但又沒時間學習,你有刷屏說這麼廢話的時間,也一定有聽課學習提升自己的時間。”
後來,我知道這位同學是個醫學生,一邊實習一邊考研的那種。
我挺理解他的困境,但無法接受這樣無用的牢騷,因為幾乎所有學醫的同學都面臨同樣的窘境。這個時候,拼的就是看誰能咬牙堅持下來。
很多時候,你得問自己:考研,我究竟是想試試,還是一定要考上?
如果答案是想試試,那就別考了,因為如今的考研已經太內卷了,你抱著試試得心態,考上的概率幾乎等於零。
相反,如果你的答案是:一定要,那麼,面對一些抉擇時就會有清晰的答案。
當你拿起手機想刷短視頻逃避時,問自己,是想考研還是一定要考上,如果一定要考上,那就放下手機去學習。
如果早起的鬧鐘響起,你想賴床時,問自己,是想試試,還是一定要考上,如果答案是一定要考上,那就立即起身洗漱後去聽課學習。
有同學問:“老師,我喜歡打籃球,但因為要考研,總覺得打籃球會影響學習,有負罪感。可是不打籃球,又實在忍不住,怎麼辦?”
我說:“不是說不能去玩,不能睡懶覺,不能去逛街,不能去打籃球,而是把事情的重要性做個排序,如果你想打籃球,就請你優先完成學習任務後,再獎勵去打籃球。Work hard, play harder. ”
怕就怕,有的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白天該學的時候不好好學,晚上躺下該睡的時候想起自己白天啥也沒學,愧疚感和負罪感油然而生,又焦慮的睡不著。
怎麼辦?刷會兒短視頻吧,結果呢?刷短視頻或許讓你暫時忘記痛苦,但刷完之後,焦慮和空虛更盛。
記住:你要越努力、越進步、越開心,才會越自信。相反,當你越懶惰、越迷茫、越焦慮時,結果就是越自卑!
戰勝焦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立即去做讓你焦慮的事情,而不是任由負面情緒淹沒自己。
別間歇性努力,持續性混吃等死,因為間歇性努力的人,往往持續性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