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尿毒症越來越多?醫生:或和這幾個飲食習慣有關,千萬別大意
更新于:2025-04-14 10:04:01

32歲的李先生經常外出工作,由於工作繁忙,飲食不規律,特別偏愛食用醃制食品。近期,李先生頻繁遭受噁心和嘔吐的困擾,初步以為是消化問題,便自行服用了助消化的藥物。然而,某天在公司用餐時,他突發性嘔血,被緊急送醫。醫院檢查揭示,李先生患有晚期腎功能衰竭,診斷結果顯示為慢性腎衰竭導致的晚期尿毒癥。醫師指出,若無法找到匹配的腎臟移植,李先生將不得不依賴透析生存。在他的三十多歲的年華,面臨尿毒癥晚期的嚴峻挑戰。

為什麼尿毒症患者越來越多?

當前,尿毒症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這一變化背後,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以下幾點是導致年輕人患上尿毒症的常見原因:

長時間憋尿:尿液攜帶了身體需要排除的代謝產物。不及時排尿不僅會增加膀胱的壓力,還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

頻繁熬夜:研究顯示,經常熬夜的人罹患慢性腎疾病的風險要比那些正常作息的人高兩倍。夜間,腎臟的血流量僅為白天的一半,因此在夜間繼續高負荷運作會加重腎臟負擔。

吸煙:吸煙可以增加蛋白尿的排放率,從而增加尿毒症的危險。大量研究證實,吸煙會嚴重損害腎臟健康,提高患終末期腎病的風險。

過度飲酒:數據表明,每周飲酒量達7杯及以上的人群,其血肌酐水準升高的可能性比每周僅飲酒一杯或不飲酒的人高出30%。血肌酐水準升高是腎功能受損的明確警示。

忽視健康:對疾病不予重視,拖延治療或濫用偏方,均可增加尿毒症的風險。特別是對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病症,未能及時治療可直接損害腎臟健康。例如,長期高血壓會增加腎小球內血管的壓力,導致腎血管病變和腎功能損害。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由於早期癥狀不顯著,一旦合併慢性腎病,尿毒症的發展速度會顯著加快。

尿毒症的發生率上升,醫生表示:與這四種食物,愛吃的人越來越多有關

在日常飲食中,某些食品對腎臟健康構成較大威脅。其中,鹹菜等高鈉食品的鈉含量尤為突出,容易增加腎臟壓力,引起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影響水分排泄,加重腎臟負擔。

同樣,含糖飲料,如可樂、果汁和奶茶等,因含有高果糖,可能導致尿酸升高,增加尿毒癥風險。這些飲料中的糖和其他化學物質(例如檸檬酸和色素)也會加重腎臟的代謝壓力,損害腎功能。

此外,海鮮和動物肉類等高嘌呤食品會提高體內尿酸水準,不僅可能誘發痛風,還可能導致腎臟疾病,如腎炎、腎結石,甚至急性腎衰竭。紅辣椒中的辣椒素也具有強烈刺激性,過量食用可能損害腎功能。

因此,遇到早期尿毒症等腎臟問題的不明原因癥狀時,應立即就醫,查明原因,避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哪怕是出於對健康的普通關注,定期檢查也是明智的選擇,以確保腎臟及整體健康。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