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糖尿病,忌口是鐵律!提醒:這4種食物不要碰,助預防併發症
更新于:2025-04-13 15:08:39

在現代生活中,糖尿病這個 “健康殺手” 正悄然逼近越來越多的人。一旦患上糖尿病,生活就如同被按下了 “特殊鍵”,方方面面都要小心翼翼,尤其是飲食。今天,咱們就通過李大爺的故事,來深入瞭解一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的那些 “禁區”,以及如何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更好地控制病情。

李大爺今年 62 歲,身體一直還算硬朗,平時喜歡和老夥計們一起下棋、聊天,日子過得悠閒自在。可最近,他總感覺身體有些不對勁。老是覺得口渴,剛喝了水沒過一會兒又想喝,而且晚上起夜的次數也明顯增多。一開始,李大爺沒太在意,以為是天氣乾燥或者自己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但慢慢地,他發現自己的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下降了,明明每天都正常吃飯,可就是越來越瘦。這讓李大爺心裡有些不安,於是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去了醫院做檢查。

檢查結果讓李大爺和家人都大吃一驚 —— 李大爺被確診為糖尿病。拿著診斷書,李大爺心裡五味雜陳,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病會找上自己。醫生看著李大爺有些失落的樣子,耐心地解釋道:“糖尿病現在的患病率確實比較高,不過只要積極控制,還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的。但這其中,飲食控制非常關鍵,有些食物吃多了會讓血糖產生較大波動,長期不注意的話,還可能誘發併發症。” 聽到 “併發症” 三個字,李大爺心裡一緊,他知道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可怕,趕緊問醫生哪些食物不能吃。

忌高油脂、高熱量食物

醫生告訴李大爺,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可要盡量遠離。像油條,早上街頭巷尾的早餐攤經常能看到,剛炸好的油條金黃金黃的,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很多人都喜歡在早餐時來上一根。還有油餅,層層疊疊的面皮裹著油脂,咬一口滿嘴留香。燒烤和烤串就更不用說了,夜幕降臨,街邊的燒烤攤總是坐滿了人,烤雞翅、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撒上一把孜然和辣椒面,那香味能飄出老遠。

可這些看似美味的食物,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卻是 “甜蜜的負擔”。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長期大量吃這些食物,身體就像一個 “脂肪倉庫”,會堆積越來越多的脂肪,人也會逐漸變得肥胖。想像一下,身體里堆滿了厚厚的脂肪,就像給各個器官穿上了一層厚厚的 “棉襖”,它們工作起來都變得不順暢了。而且,脂肪過多還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胰島素抵抗加重。胰島素就像是一把 “鑰匙”,原本可以順利打開細胞的 “大門”,讓血糖進入細胞中被利用,從而降低血糖。但現在,這把 “鑰匙” 不太好用了,血糖沒辦法正常進入細胞,就只能在血液里 “閒逛”,導致血糖出現波動,糖尿病的病症也會越來越嚴重,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控制血糖,李大爺以後可得對這些食物 “狠下心” 來,盡量拒絕。

忌吃蛋糕

接著,醫生又提到了蛋糕。李大爺平時偶爾也會吃點蛋糕,他覺得蛋糕軟軟甜甜的,很好吃。可醫生說,糖尿病患者對於糖分必須嚴格控制,而蛋糕,那可就是個 “糖分炸彈”。現在市面上的蛋糕,為了追求口感,往往會添加大量的糖分,還有一些化學甜味劑。就拿一塊普通的奶油蛋糕來說,上面那一層厚厚的奶油就含有不少糖分,再加上蛋糕胚本身也含有一定量的糖,吃一塊下去,血糖一下子就會升高。

李大爺有些疑惑地問:“那無糖蛋糕總可以吃吧?” 醫生笑了笑,解釋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解,覺得無糖蛋糕就可以隨便吃。其實,不管蛋糕有沒有額外加糖,它的原材料主要是麵粉,而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進入身體後,會被轉化為葡萄糖,同樣會影響血糖水準。所以,即使是無糖蛋糕,也不能多吃。” 李大爺聽了,默默點了點頭,心裡暗暗記住了。

忌喝高湯

說到吃的,自然也少不了湯。醫生提醒李大爺,高湯也得少喝。像魚湯,新鮮的魚在鍋里慢慢燉煮,燉出來的湯濃白鮮香,營養豐富,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大補的湯。還有骨頭湯,把骨頭裡的營養都熬到了湯裡,味道醇厚。但這些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卻隱藏著 “危機”。

高湯中的脂肪含量很高,那些漂浮在湯面上的油花就是證據。而且,湯裡面還含有不少嘌呤物。如果大量喝高湯,嘌呤物就會在體內堆積過多。嘌呤在體內會轉化成尿酸,尿酸代謝一旦受到影響,麻煩就來了。這不僅容易引起肥胖,還會誘發糖尿病併發症。想像一下,原本就因為糖尿病身體在努力 “戰鬥”,現在又因為喝了太多高湯,讓體內的代謝變得一團糟,身體的負擔就更重了。所以,李大爺以後喝魚湯、骨頭湯的時候,可得悠著點。

忌喝酒

李大爺平時和朋友聚會的時候,也會喝上幾杯酒。他覺得喝點酒能活躍氣氛,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但醫生嚴肅地告訴他,糖尿病人可不能再這麼喝酒了。酒精就像一個 “調皮的小惡魔”,它會帶走身體里多餘的水分,讓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而且,酒精還會和降糖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物的效果。如果長期喝酒,身體還可能對酒精產生依賴,這對於血糖的恢復可是非常不利的。

聽了醫生的話,李大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決定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管住嘴。可光忌口還不夠,醫生還給他講了一些日常調理的方法。

飲食定時定量

醫生說,糖尿病人在飲食上要注意定時定量,這就像給身體的 “生物鍾” 和 “代謝鐘” 定了個準確的時間。切忌暴飲暴食,饑一餐飽一餐更是不行。每一餐吃到七分飽就可以了,如果感覺還沒吃飽,可以少吃多餐。比如,李大爺可以在兩餐之間適當吃點低糖水果或者一小把堅果。這樣不僅有利於腸胃健康,讓腸胃能夠有條不紊地工作,還可以説明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堅持適量運動

除了飲食,運動也很重要。醫生建議李大爺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但運動方式不需要太強烈。像快走,在公園裡或者小區里,邁著適中的步伐,一邊走一邊欣賞周圍的風景,既能鍛煉身體,又不會太累。慢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呼吸著新鮮空氣,慢慢地跑著,讓身體微微出汗。還有跳操,跟著歡快的音樂節奏跳動,既能活動身體,又能放鬆心情。李大爺可以每周運動 4 - 5 天,每次運動 40 分鐘左右,達到微微出汗的狀態就可以了。這種適度的運動更有利於降低血糖,讓身體更健康。

保持良好心態

一個人的情緒對血糖也有影響。醫生告訴李大爺,情緒波動過大,會影響身體內分泌,就像平靜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顆大石頭,會激起層層漣漪,導致血糖異常波動。所以,李大爺平時遇到事情要冷靜處理,以一個積極的心態面對所有的事情。和老夥計下棋輸了別著急,家裡有點小矛盾也別上火,保持心情舒暢,身體的內分泌系統才能正常工作,血糖也能更穩定。

加強血糖監測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加強血糖監測。如果家裡條件允許,李大爺可以自己配備一個家庭血糖測試儀。每天按時監測血糖,並及時進行記錄。這樣做的好處可多了,李大爺自己可以隨時查看血糖的變化情況,瞭解自己的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對血糖的影響。而且,去醫院複診的時候,醫生也能根據這些記錄,更準確地調整治療方案,讓李大爺體內的血糖能更穩定地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