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第二個胖東來,藏不住了。
3月25日,河南礦山集團耗資千萬、包下77輛大巴車,載著4000多名員工的父母開啟了一場為期六天的春遊,途中的吃喝住行費用一概全包。出發前,老闆崔培軍喊話:“員工沒時間盡孝,我幫他們盡孝。”
崔培軍歡送出發旅遊的員工父母
一時間,網友的羨慕之情溢出螢幕,人們見過部門團建、見過組織員工旅遊,但豪橫到請全體員工父母出遊,還是頭一回聽說。
此次春遊,並非河南礦山集團首次舉行,它已堅持了整整13年,往年還帶員工父母去過雲南、陝西,甚至泰國等國內外多地,可以說是不計成本、無視代價。
不止於此。
早在2025年1月25日,河南礦山集團還舉辦了一場轟動全網的年會,他們在現場擺放了一張長達六七十米的長桌,上面密密麻麻鋪滿了現金。
這是河南礦山集團年會的傳統遊戲,在規定時間內,員工數多少錢,就能拿走多少錢,而每數錯一張,則會被抽走10張。為此,河南礦山集團準備了4000萬元現金。
當遊戲開始的聲音響起,成百上千人烏泱泱湧到長桌前數起了錢,每個人都數錢數到手抽筋,場面不可謂不壯觀。玩到興起時,老闆崔培軍大手一揮,喊話再拿2000萬出來,遊戲獎金疊加到6000萬。據說,現場數錢最多的一名員工,拿走了超過10萬現金。
以上,只是河南礦山集團的冰山一角。
在河南,人們最想進的兩家公司,一家是胖東來,另一家則是河南礦山集團。
胖東來員工每年有150余天假期、有遠超同行的薪資、有平等相待的尊重……河南礦山集團憑什麼呢?
發錢。
崔培軍,一個被全網稱作“最愛給員工發錢的老闆”,一言不合就發錢的作風,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曾在公開場合喊話:“河南礦山掙一塊,就要給員工花八毛、九毛。”在崔培軍眼裡,將掙的錢揣進自己口袋的老闆,註定走不長遠。
還是2025年1月25日的那場年會,因河南礦山集團2024年業績良好,淨利潤達2.6億元,崔培軍便準備了超過1億元的獎勵,除前面提到的遊戲獎金外,還有數千萬用作年終獎、紅包以及員工獎金。
當優秀員工登台領獎時,崔培軍和幾位高管站在他們身前,將一打又一打現金壘在對方身上,直至堆成一座小山,據說,獎金數額最高的一位員工,達500萬以上。沉甸甸的現金壓在身上,可謂是既興奮又難熬,其中就有一位員工實在抱不住,一摞摞現金掉落在地上,結果崔培軍不僅幫他把錢重新抱好,還多塞了兩捆。
誰也沒想到,河南礦山集團前腳剛在年會上發完錢,後腳又在婦女節期間發錢了。
3月8日當天,崔培軍給公司近1500名女員工,每人發放了800元現金,金額總數超過百萬。同樣的,這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河南礦山集團堅持多年的老傳統。
崔培軍始終認為,節需要過,假也得放,錢更必須發。畢竟,掙錢就是為了反哺社會,反哺員工,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
2024年5月23日,河南礦山集團召集全體員工,發放“三夏福利”。河南是農業大省,每年5月都屬於農忙時節,許多員工都會請假回家收麥子。崔培軍不僅允許這些人帶薪休假,還藉此機會,給所有員工發放了700元現金、一袋小米和四箱啤酒。
當然,崔培軍還有很多心血來潮的發錢時刻。
2024年中秋節,他臨時跑到工廠巡視,結果發現還有部分員工正在加班,當即大發雷霆:“我說不讓加班,為啥還加班?!”
隨後命令身邊的下屬去財務部取錢,親自給每個加班的員工發放了1000元現金,並“趕”他們立刻回家團圓。
還有某個夏季,崔培軍剛出差回公司,深覺天氣炎熱,想起員工在廠房裡工作得很辛苦,遂拎著滿滿一袋子錢,跑到廠房裡給每個員工發了400元現金。
一而再再而三的發錢行為,使得河南礦山集團的員工都不敢輕易請假,因為指不定哪天,就錯過老闆發錢了。
除了發錢,崔培軍也不忘人文關懷,他坦言:“你付出了,你對他好,我相信這個人也會對你好。”
他會叮囑女性員工將婦女節領到的錢,花在自己身上;在不少公司盡可能拖延員工工資發放日期時,他則要求必須在每個月的一號發完所有工資;就連各個班組的福利待遇發放情況,他也會嚴格監督;寒冬時節,他便舉行「免費請員工吃羊肉火鍋」活動,上千名員工,連吃10天羊肉火鍋,肉管夠,時間也管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胖東來沒逃過,河南礦山集團也沒躲過。總是有人質疑崔培軍在作秀,也有人認為是擺拍的段子,所謂的發錢,不過是演給外人的一場戲碼罷了。
於是,就有人專門跑到當地,採訪了河南礦山集團的基層員工、車間管理等各崗位員工,發現無一例外,每一個人都對河南礦山集團的福利待遇非常滿意。
此前,也有媒體採訪過崔培軍,問他河南礦山集團還招人嗎,他無奈一笑:“沒有招人計劃,近幾年崗位都沒有空缺。”言外之意,就是河南礦山集團的離職率極低。
人們無法不為此好奇,河南礦山集團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提及河南礦山集團,那必然繞不開創始人「崔培軍」。
1965年,崔培軍出生在河南長垣的一戶農村家庭,對於幼時的印象,他只記得“饑餓”二字,一日三餐沒有肉、沒有油星,就連乾癟的饅頭都是“奢侈品”,隔三岔五才能啃個紅薯、胡蘿蔔充饑。
14歲那年,初中還沒讀完的崔培軍揣著借來的35塊錢,踏上了創業求生的道路。一開始不知道幹啥,便在熟人的建議下,批發了一箱近視眼鏡,整天背著個箱子走街串巷。
為了生存,崔培軍可謂是啥活來錢,便幹啥活。眼鏡不好賣了,就跑去下礦挖煤,電氣技術有搞頭,則跑到江浙滬地區拜師學藝。
1983年,18歲的崔培軍通過做電器生意,賺了30多萬,這是他經商多年,第一次賺這麼多錢,整個人異常興奮。當買家問他怎麼付款時,他為了更直觀地感受到錢的衝擊力,提出要現金。
那天,他一個人扛著兩麻袋現金,走回了家。
1987年,崔培軍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發現了防腐行業的商機,遂跑到山西大同創辦了“京包防腐工程有限公司”,短短數年,該公司便成長為一家擁有500多名員工的大企業,年產值過億。
彼時的崔培軍早已脫離了貧困,但身處異鄉,始終有一種“居無定所”的漂泊感。於是,當家鄉召喚他回鄉創業時,他二話不說,果斷放棄掉大同如火如荼的生意,回到長垣市成立了河南礦山起重機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名字雖然有礦山二字,實則跟礦產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起重機的公司。
崔培軍憑藉出眾的商業頭腦,不僅帶領河南礦山集團超越了京包防腐,還踏上了新的巔峰,在2024年河南民營企業百強榜單中,河南礦山集團位列第30位。
錢越賺越多,公司越開越大,崔培軍卻鬆開了“油門”。
年幼時咽進肚子里的苦,讓崔培軍懂得了「知足」為何物。他與胖東來的創始人於東來一樣,從未有過融資、上市的念頭。直至今日,崔培軍仍擁有河南礦山集團98.88%的股權,是公司絕對的掌控者。
也正因此,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締造一個烏托邦,將大部分利潤分配給員工,也貢獻給社會。
2003年8月,剛成立一年的河南礦山集團收到了一位女生的求職簡歷,她剛高考完,拿到了鄭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面試的崗位卻是正式工,而非暑假工。崔培軍問她原因,她解釋家裡窮,拿不起學費,所以打算放棄讀大學。
女生的話,像一枚針般狠狠扎入了崔培軍的心臟,他遙想起年少時的自己,也是因為沒錢,所以只能輟學打工,導致吃過太多沒文化的虧:做預算踩過雷,看圖紙看不懂,自學理工知識要額外花好幾倍的精力。
念及於此,崔培軍當場拒絕了女生的求職,並讓她別找工作,回家等消息即可。第二天,女生收到了崔培軍派人送來的助學金。
但崔培軍的“野心”,不僅僅只是拯救一個人。
2004年,崔培軍以河南礦山集團的名義設立了「貧困大學生助學基金」,該基金將資助當地所有考上大學的貧困生第一年的學雜費。
為什麼是一年?
崔培軍說,正式上大學以後,他們就是成年人了,能夠通過勤工儉學、獎學金等方式順利讀完大學。況且,長期捐贈或許會引起對方的自卑及依賴心理,不利於成長。
一晃眼,已是二十一載。據不完全統計,崔培軍的助學基金已投入了超過320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超過4300人。
難以想像,簡單的數字背後,拯救了多少人的人生。
每個企業,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河南礦山集團則格外重視「孝」。崔培軍曾公開坦言:“不管你能力多大,本事多強,只要你不孝敬自己的父母,河南礦山就容不下你,這是我做人的底線,也是公司的底線。”
很難有一家公司會像河南礦山集團這般,對待員工的父母,比對待員工更上心。他們針對員工父母的福利待遇,同樣有一籮筐之多。
除前文提到的旅遊外,河南礦山集團每年還會舉辦中秋孝文化節,耗資上千萬,邀請所有員工及其父母,參加一場為期兩天的盛宴。席間,崔培軍還會帶著公司高管,挨個給員工父母遞上鮮花和600元慰問金。
崔培軍給員工父母遞花
此外,崔培軍還在公司內部設置了「礦山孝星獎」,無時不刻不提醒著員工要孝敬父母。崔培軍就說:“通過11年孝文化節的薰陶,目前沒有一起員工父母因為贍養問題找到公司的案例。”
崔培軍(左三)給“礦山孝星”頒獎
毫無疑問,河南礦山集團是當今企業的一股清流,它沒那麼浮躁,目標不是星辰大海,也不是融資上市,它足夠接地氣,只會一個勁地給員工發錢,給員工父母謀福利。
但,一想到它是河南的企業,一切都釋懷了。
這些年,河南的企業格外耀眼。
「河南礦山集團」來自河南長垣,「胖東來」紮根河南許昌、新鄉,「蜜雪冰城」與「白象」起源於河南鄭州。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風評極佳。
在剛剛過去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蜜雪冰城因“隔夜檸檬事件”被推上風口浪尖,敏感的時間配上食品安全問題,無論是哪家公司撞上,都將是事關企業安危的劫難。
蜜雪冰城則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事發後,還未等蜜雪冰城回應,網友們率先替它公關了起來,“查查我媽吧,她一個菜熱三頓”“不是它隔夜了,是我來晚了”……
食品安全大於天,但這屆消費者似乎對蜜雪冰城格外寬容,生怕它磕著碰著,一不小心就消失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蜜雪冰城足夠實惠,在奶茶價格動輒二三十元的時代,它始終堅持著十元以內的定價。哪怕門店開到了泰山頂,也僅僅只漲價了1元錢。
實惠的背後,意味著它對消費者的尊重,比起高高在上的“高檔奶茶”,它更願意做人人都喝得起的“平價奶茶”。
這不是一條坦途,但它選擇了堅守。
在過去的2024年,胖東來常駐熱搜榜,不是因為某員工試吃麵條后忘記清洗筷子,就是因為擀面皮門店被投訴衛生條件差,諸如此類,多為偏負面的熱搜詞條,且動輒上億閱讀量。
倘若任何一家公司遭遇此難,品牌聲譽都將毀於一旦,胖東來沒有。它不僅未名聲掃地,反而愈發受到消費者的推崇。
無他,因為胖東來足夠真誠的態度。
“試吃事件”本是員工試吃員工餐,而非對外餐食,可它們依舊嚴格對待。當即開除了涉事員工,將相關主管降級三個月,同時關停火鍋檔口。事後,還發佈了一份長達13頁的調查報告,詳細復盤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
“擀面皮門店”事件發佈後,先是永久關停店鋪,辭退餐飲部主管及品控員,隨後拿出800多萬元,用於補償每一位買過擀面皮的顧客。
作為超市,胖東來的商品價格並沒有明顯優勢,但它憑藉足夠真誠的態度,贏得了所有消費者的真心。
白象亦如此。
2020年的國內方便麵市場中,白象的市場佔有率僅為7%,一度消失在各大超市的貨架上。可2022年過後,白象的市場佔有率一路飆升,2023年已達12%,位居行業第三,僅次於康師傅和統一。
白象的逆襲,是因為2022年轟動全國的“腳踩酸菜”事件,在一眾方便麵企業惶恐之際,唯有白象敢在微博擲地有聲地喊出“從未有過合作”六個字,人們恍然間才發現白象這家良心企業。
它是當年唯一一家拒絕日資收購的中國企業,致使方便麵行業,仍有我們的一席之地;白象有1/3的員工是殘疾人,他們與正常員工一樣同工同酬;即使經營狀況不佳,它仍在鄭州洪災期間,捐款捐物達500萬元。
大象是河南的吉祥物,白象也像河南這片土地一樣,樸實、低調,默默堅守著那份社會責任感。
因此,人們更願意看到這樣一家腳踏實地、負重致遠的企業,越來越好。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河南企業的崛起、受捧不是意外,它們紮根於河南這片頑強、厚重的土地,秉承著河南人樸實、講義氣的精神。腳踏實地是他們從小學會的道理,真誠待人是他們耳濡目染的品質,投桃報李是他們信奉的信條。
所以,河南礦山集團也好,胖東來也罷,它們不會曇花一現,也不是獨此一家。
未來,在河南這片土地上,只會湧現出愈來愈多的河南礦山集團與胖東來。
河南人,中!
河南企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