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上,有一句話叫做,人很難共情別人。
最近我對這句話有了充分的理解,
因為我發現,別說別人了,人有的時候啊,甚至不能共情過去的自己。
周末的時候我在家裡整理東西,發現了很多幾年前的閑置物品。
有早已過期的大牌口紅,有買回來根本沒拼過的樂高玩具,有買回來一次都沒穿過的昂貴臃腫的漂亮裙子,還有那種只噴了幾次餘量超過五分之四的香水。
不是一瓶,是好幾瓶。
衣服也不是一件,而是一堆。
每次搬家的時候,看到這些閑置的東西又痛苦,又捨不得丟,總覺得自己哪天可能會用上他們,可事實上壓根不會有那麼一天。
有些東西從一開始買就是錯誤的,意識到這點的我,決定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斷舍離。
我一怒之下掛了一大堆東西去二手閑置平臺,然後發現,很多高價買來的東西,早已在時間的洪流裡變得廉價變得不值錢。
尤其是那些美麗廢物,潮牌首飾,香水,口紅,這些沒用的東西,半價都不見得能賣出去,但我還是都掛出去了,畢竟有時候也會有意外的收穫。
比如說昨天我賣出去了一件30塊錢的T恤,還有一張8年前買的某不知名韓團的專輯。
本來以為肯定沒人要的東西,卻遇見了非常爽快的買家,這也算是件神奇的事了。
在跟朋友小陶分享了我的雀躍后,她不語,只是給我發了個截圖。
那是她辛辛苦苦積攢了幾年的咖啡聯名袋子,她竟然也賣出去了。
小陶說,別不要小看了現在的二手市場。
有人賣就會有人買,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一開始我還不信,直到我看到了,有人在賣自己高中時期積攢下來的空筆芯,
有人在賣家裡的老人親手做的娃娃,
有人在賣自己家小貓掉下來的鬍鬚,
有人在賣家裡破破爛爛的舊傢俱,
有人在賣用剩下的發黃手機殼,
有人在賣放久了的發黴橘子,
看著很荒謬吧?可它們是真的有人在買啊!
那個發黃手機殼甚至賣了20塊錢。
這讓我突然意識到,物品價值這個東西吧,其實真的是由人來定的。
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物件,那些沒有任何品牌,沒有任何時尚意義的東西,其實也可以擁有收藏價值。
而那些曾經被吹噓的很高的昂貴名牌貨呢?時間一過,熱度一過,
它們的價值就像被風揚起的塵土,一吹就散了。
我是徹底明白了,曾經的我真的交過很多智商稅。
很多東西其實並沒有那麼需要,或者說,很多東西根本就配不上它的價格,可前幾年的我,就是會一咬牙一閉眼就買了。
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因為早些年的互聯網,就是以貴的東西為好,以名牌為傲的。
在那個時候,買十幾隻口紅,好像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主流潮人們甚至掀起過一波彩妝鄙視鏈,便宜量大的國產品牌她們不要買,要買只買動輒幾百塊塗上去和國牌沒有區別一樣沾杯一樣容易掉色的奢侈品口紅。
大環境就是這樣的,都在追著品牌的東西跑,小時代里的生活就像是夢中的場面,
沒記錯的話,有一種說法特別流行。
就是女孩子一定要有奢侈品包包。
說品牌就是女孩子的臉,包包拿出去不只是個物件,它代表著你這個人的身份價值等等等等,
就像《三十而已》裡的場景。
一堆闊太們背著價值不一但都很昂貴的奢侈品包包站在一起,看著就暗流湧動,讓人覺得下一秒就要上演一部宮鬥劇似的。
很多女孩都曾將這些話信以為真。
她們省吃儉用甚至是借錢買包,她們深信那個讓自己吃盡苦頭的包包,一定能夠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轉變,帶來益處。
可事實上,包就是包,它除了背出門佔個好看裝個東西之外,它沒有任何的額外附加價值。
它不能讓你一夜之間就成為名人,它也不能讓你一夜之間暴富。
回想起來突然覺得,那個時候的互聯網風氣實在是太“裝”了。
往大了說有奢侈品崇拜,往小了說還有生活里的各種各樣的“虛榮稅”。
當時的網路上還有那種“如何裝作不是第一次喝星巴克”,“如何裝作不是第一次吃西餐”之類的帖子。
手把手的教你如何坦然自如地應對店員提出的關於咖啡的問題,教你坐在西餐廳優雅的就像在《一起來看流星雨》里跟慕容雲海一家吃晚宴。
這可不是在玩抽象,是真的有人想要學習這些,
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在大城市裡露出膽怯的樣子,
他們擔心自己會像第一次走進美特斯邦威的楚雨蕁那樣,在旁人面前露出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大家覺得這種場面是尷尬的,是見不得人的。
不得不說,互聯網的氛圍確實變了。
蜜雪冰城開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曾經的大家對它愛理不理,因為幾塊錢一杯的蜜雪冰城便宜的看起來拿不出手,紅的是40塊一杯的星巴克,是35元以上的網紅奶茶,是那些看起來平平無奇結果一結賬發現是價格刺客的東西。
但現在呢,蜜雪冰城已經成為了網友們的“自家人”。
從覺得什麼都拿不出手,到現在覺得什麼都拿得出手,所謂的品牌效應已經逐漸割不到年輕人了。
說真的,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
畢竟黑心商家可是有種一千種一萬種的方式割韭菜啊。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江浙滬白月光”嗎?
單看文字很難理解,咱們就直接上圖吧,
200一鍋的白粥——
28一顆的花生霜淇淋——
真的很難不懷疑這些人是商家請來的水軍,200塊賣你一碗白粥,你還要說它是白月光,這不是智商稅是什麼?
說什麼江浙滬白月光。我這個從小在江浙滬長大的人怎麼不知道我還有著如此昂貴的白月光。
明明都是幾塊錢的東西,別以為披了一層花裡胡哨的屁,我就認不出本來是些個什麼東西了。
天天裝這裝那,只會落入商家的圈套。
不如坦誠點,就直接說,不好意思,我沒見識。不好意思,我是土狗。
要知道,面子不能當飯吃。
金屋銀屋不如我的破屋,幾百塊的白月光還不如我自己燒糊了的炒牛肉香。
簡簡單單的過普通人生挺好的,
管它是江浙滬白月光還是小時代姐妹花,管它有是什麼樣的名牌,
我們不在乎,也不想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