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葉童,“雌雄同體”,贏麻了
更新于:2025-03-31 16:10:46

 01

我是老的

 

2022年5月1日,葉童發了一則視頻。

 

視頻裡的葉童坐在窗邊彈電吉他,可比起動聽的吉他聲,她淩亂散落的灰白短髮,更引人注目。

 

“葉童老了,為什麼看起來又不老?”

 

她告訴《新週刊》的記者:“應該想說我(是)老的,但很奇怪,為什麼我們不去面對自然的老,會把‘不老’當成稱讚呢?通常我不知道怎麼回應這個評價。”

 

於葉童而言,老去並不可怕,那既是時間的痕跡,也是成長的印記。所以比起絞盡腦汁地永久駐顏,葉童更願意和那個自然的“本我”一起,運行在同一軌道上。

  

葉童最老的時候,是在2023年的《我愛妳!》裡。

 

借著趙歡欣的晚年,葉童走進了一個人命運的歸途:正在遺忘世界,也正在被世界遺忘。

 

患了阿爾茨海默病的趙歡欣,顫顫巍巍,慌慌張張,糊裡糊塗,甚至有些瘋瘋癲癲……滿頭銀髮如被秋風吹乾了水分的枯草,被眼皮壓塌的雙眼,似乎已裝不下她目之所及的一切。

 

這個故事里,因為角色的設定,葉童的臺詞並不多,索性,葉童放棄去演一個被預設好的病人的狀態,選擇用嬰兒的方式,去感受人在生命的臨界點時,記憶漸漸退化,言行越來越幼稚的過程。

 

影片中有一場戲,趙歡欣、山哥(梁家輝飾演)、李慧如(惠英紅飾演)和常為戒(倪大紅飾演)四個人一同去遊樂園暢玩。

 

“我很喜歡這場戲……就像我們平常走在大街上,看起來大家都是很簡單的普通人,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各自都有各自的姓氏,各自的人生一樣靜水深流。”

  

人始終都要和自己相處,能安心地“留守”在自己的人生裡,是人生必要進行的一場修鍊。

 

不同的是,這樣在孤獨中修行出來的“自洽”,於有些人而言,是人生順其自然后的一種內心平和;於另部分分人而言,卻是不得不對自己有些殘缺的人生,進行的一場打撈和救贖。

 

而葉童,則屬於後者。

 

02

葉童,沒有童年

 

兒時的葉童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比起葉童,父親更疼愛同父異母的哥哥,母親則因忙於工作,也鮮少有時間陪伴在她身邊。

 

哥哥不僅受盡寵愛,還在小學畢業時被送到了美國留學,而那時的葉童,卻只能輾轉在外婆和姨媽家。

 

寄人籬下的日子里,葉童經常一個人縮在街角,手裡拿著樹枝在地上亂畫,眼神卻停留在在來來往往的人群裡。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沒有一個人的行進方向是朝向她的。

 

很多年以後,兒時不得不獨處而與外界形成的疏離感,成了葉童與世界之間的安全距離。

 

後來的淡然平和,或許也是一個人被孤獨浸泡得太久,而衍生出的一種與生活相處的方式。

  

小學畢業后,葉童被送入了香港模範英文中學學習。

 

中學時代里,一向內向的葉童不僅成為了校排球隊的主攻手,身高還悄悄地長到了1.72米。

 

借著自己的纖細挺立的身姿,葉童穿上了牛仔褲,但葉童穿上牛仔褲,並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將自己作為一個“活廣告”,兼職賣牛仔褲。

 

那時她的房間里,總放著一本印有古嘉露照片的日曆,她心裡隱隱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像古嘉露那樣的模特,即使成為不了模特,也可以成為空姐。

 

葉童的心願,似乎被聽見了。

  

1980年,葉童17歲。

 

那一年,她在乘地鐵時看到了一則地鐵通車廣告。

 

那則廣告因需要一個女學生搭乘地鐵的鏡頭,遂在全港中學女生中招聘群演。

 

前來面試的100多個女生中,葉童被擠到了最後面。

 

彼時還是導演助理的陳國熹,一眼看到了人海中高挑纖瘦,五官柔和的葉童。

 

他將這個氣質出眾的女孩推到了導演面前,也在他的促成下,葉童成為了廣告的女主角。

 

後來,她也成為了他婚姻中的女主角。

  

很多年後,兩人一起接受採訪時,葉童打趣道:“一個鏡頭NG那麼多次,害我好晚回家。”

 

“當時看到她就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只是沒想到最終會把她娶回家。命中註定啊!”

 

“你要是早知道我會是你太太,是不是能少NG幾次啊!”

 

很遺憾地是,兩人的愛情在甜蜜了很多年以後,陳國熹的處處留情,讓這段關係,只剩下了空蕩蕩的婚姻。

 

缺席的父親,缺失的母愛,多情的愛人,構成了葉童的世界。

 

外界很好奇,這樣的葉童,為什麼在被愛人背刺後沒有乾脆利落地斷舍離呢?

 

因為於葉童而言,陳國熹不僅是她的愛人,某種程度上,更是她改變她命運的恩人。

 

在陳國熹的舉薦下,她開始以模特的身份拍攝廣告,更是因為她的牽線搭橋,葉童結識了她演藝事業上的伯樂——譚家明。

  

所以,陳國熹於葉童而言,不僅是愛人,還是親人,更是對她有知遇之恩的人生導師。

 

加之,原生家庭從沒有將愛具象化,所以當陳國熹猛烈的愛漸漸退潮時,對於從生命的一開始就沒有被深深愛過的葉童來說,愛情,早已不是兩人關係的第一順位。

 

李娟說,當我在最需要愛的時候,我從來不曾被深深愛過,後來我無論得到多少愛,我都不以為然。

 

於葉童而言,愛已不是連結,甚至強化,她與陳國熹體面關係的唯一理由。

 

 03

雙料影后

  

1982年,譚家明剛剛憑部分《愛殺》,提名了金馬獎最佳導演。

 

他打算再拍一部《烈火青春》,來展現80十年結束,一代香港青年的精神狀態。

 

影片中的女二號是一個叫“番茄”的模特,赤誠熱烈,又仗義純真。

 

譚家明想到了葉童,葉童身上的柔美清純的特質,與“番茄”的氣質剛好契合。

  

但因 “番茄”對張國榮扮演的音像店職員“路易”一見鍾情,影片需要一些親密戲來加持劇情。

 

作為新人的葉童並不扭捏:“我希望不要太麻煩別人,所以總想快點把它做好。”

 

這樣的葉童令張國榮大加讚賞:“如果我做導演,首部戲一定找葉童,她講對白,做每一個表情,都揮灑自如,完全不想一個剛剛出道的青澀演員。”

 

作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這部電影不僅成為了張國榮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更讓剛剛出道的葉童提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

 

可伴隨著巨大榮譽而來的,也是如潮水般的爭議。

 

因為《烈火青春》中的大尺度鏡頭,外界給剛剛出道的葉童,打上了艷的標籤。

 

葉童不以為然:“如果我自己都接受不了,那又怎麼能接受得了在銀幕上放給別人看呢?”

 

於她而言,作為一個演員,真正的難題,不是外界對她的臧否指摘,而是囿於角色同一的困境裡,無法實現突圍。

 

所以在下一部的《表錯七日情》里,葉童將更多的情感付諸在流轉的眼神里,和幅度不大的肢體語言上,她也精微又真實地,接住了已婚少婦楊耐冬的角色設定。

 

一年前錯失的金像獎,因為楊耐冬,因為《表錯七日情》里纖毫畢現的呈現,葉童拿下了人生的第一座金像獎影后的獎盃。

  

當年角逐這座獎盃的,有《蜀山:新蜀山劍俠》的林青霞,《垂簾聽政》的劉曉慶,還有《薄荷咖啡》裡的鍾楚紅……

 

但葉童,以一個新人的姿態,在一眾久負盛名的實力派女演員中,摘下“影后”的桂冠。

 

4年後,一部《婚姻勿語》,讓葉童二封金像影后。

 

香港才子陶傑說,《烈火青春》《表錯七日情》《等待黎明》,香港女演員一生可以接到這幾部戲,半生無憾了。

 

葉童很幸運,在後來的《等待黎明》里,她也貢獻了不俗的演技。

  

最巔峰的時候,是葉童27歲那年。

 

這一年,一部《飛越黃昏》,讓葉童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彼時的她,成為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有史以來,首位集最佳女主角與最佳女配角於一身的女演員。

 

當時的香港演藝界,祖賢穿衣、青霞喝酒、朱茵眨眼、張敏回眸,並稱為香港電影最為驚豔的四個瞬間。

 

可倪匡卻說,“葉童真的好奇怪,你怎樣看她都不是一個非常非常漂亮的女人,但是你怎樣看她都是一個非常非常漂亮的女人。”

 

是的,後來居上的張曼玉,雌雄同體的葉童,同樣是當時香港影視圈裡自成風韻,又獨具魅力的存在。

04

千面女郎

 

導演關錦鵬回憶起《阮玲玉》時,不無遺憾地說:“當時我的確是疏忽了葉童飾演的林楚楚,抑或是梁家輝、劉嘉玲等飾演的幾位角色,而是專心把注意力放在了張曼玉的阮玲玉身上。”

 

那時的關錦鵬不會想到,他的有所偏重,某種程度上,將同樣外在青澀,但極具天分的兩個女演員,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此後,前有《旺角卡門》,後有《花樣年華》的張曼玉,被賈樟柯評為“中國所有天才女演員的結合體”。

 

而光芒逐漸被遮蓋的葉童,則選擇到大灣區,在另一個空間裡,演繹江湖兒女的傳奇故事。

  

在他鄉,葉童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個貴人——金牌製作人楊佩佩。

 

作為《新龍門客棧》《倚天屠龍記》《神雕俠侶》等知名武俠片的製作人,楊佩佩對當年葉童在《笑傲江湖》裡扮演的古靈精怪的岳靈珊,印象極為深刻。

 

所以,當她準備籌拍《碧海晴天》時,首先想到了亦正亦邪的葉童。

 

出身皇家的岳瑛,被父親包裝成男兒身,只為圓了老母親想要抱孫子的心願。

 

誰知,當明艷秀美的葉童將長髮包裹起來,女扮男裝出現在螢屏上時,竟也可以呈現男兒俊朗疏曠的一面。

 

也因為在《碧海晴天》裡令人驚豔的男裝扮相,葉童才走進了《新白娘子傳奇》片方的視野。

 

一襲素衣,束髮而立,不施粉黛的葉童,成了最有書生氣的許仕林。

  

電視劇播出後,很多觀眾甚至沒有認出儒雅謙和的許仙,竟然就是曾經被香港影視圈公認的“性感女神”葉童。

 

可也因為許仙的強大濾鏡,後來即使葉童在《倚天屠龍記》里一人分飾趙敏與殷素素兩個性格差別巨大的角色,外界也很難從許仙的世界里走出來。

 

“大家那麼喜歡許仙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困擾,唯一的可能就是如果大家都在提起的時候,我就不要刻意把他提起,淡淡地帶過就好。”

 

可對於一個想要體驗人生百態的演員而言,能夠塑造出一個難以超越的經典角色,固然是演藝生涯里一座值得驕傲的豐碑,但成功的背面,不是失敗,不是逃避,而是止步不前,難以跨越。

 

於葉童而言,她可以演繹的人和故事遠不止於許仙,而許仙,也不會成為一座雷峰塔,封印住葉童想要繼續突圍的腳步。

 

1995年,葉童化身為風情萬種的歌女邵小曼,走進了《和平飯店》。

 

這是周潤發和葉童的二次合作,而這部電影,也成為了周潤發前往好萊塢前,拍的最後一部港片。

 

比起上次合作,葉童“爐火純青的演技“,讓周潤發覺得“就像真的生活一樣。”

  

在葉童看來,“不會有一本書告訴你,演員這條路怎麼走,怎麼經歷起起伏伏,只能自己去感受。”

 

所以成為演員的這些年,除了成為角色,真誠地在那些人的命運里周轉起伏,葉童似乎也沒有其它的獨門秘笈。

 

有一次在片場,一場NG了數次的哭戲,讓一向情緒穩定的葉童突然失控。

 

她衝到攝影棚外,大聲哭喊……直到冷靜下來,重回片場,繼續完成那場哭戲。

 

“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生命,我感受生命年輪的變化時,同時也在表演當中感受角色的變化。”

 

一向愛挑戰的葉童,最終還是選擇“回歸到最原始的那種表演方法”,最大限度地從中汲取養分,來滋養,並延長自己的表演生命。

 

只是千禧年後,流量漸漸控場,彼時已近不惑的葉童,既無法扭轉港片落幕的既定現實,也無法說服自己在台偶裡裝傻扮嫩,她能做到的,就是保持住本真的自我,不被資本裹挾進流量的狂歡裡。

 

05

老年女演員的路

 

年輕時,葉童愛穿皮衣,喜歡潮流前衛的飾品,經常將自己打扮成“搖滾”的樣子。

 

人生的下半場,“我反而更喜歡現在階段的自己,因為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可以做到什麼。”

 

所以半退半隱的日子里,葉童學會了攝影、調酒、插花,也開始養鸚鵡、玩玉石、寫專欄,還考下了潛水執照,也在極限運動中玩起了賽車……

  

當然,她依然熱愛表演,在話劇的舞臺上詮釋《李爾王》,也在《演員請就位3》的舞臺上現場為學員示範,如何演繹蓬頭垢面的“被遺棄的瘋女人”。

 

“老年女演員只能演惡婆婆?”

 

葉童挑眉冷笑,那顆鑲著鑽石的耳釘,泛出了一點銀光,閃爍出一個銀髮女演員還在繼續的鎏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