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遠離食管癌?快改掉吃醃菜、剩飯和過燙食物的習慣!
更新于:2025-04-11 08:45:09

近期,一對夫妻雙雙確診食管癌的消息引發關注。這對夫妻在飲食習慣上問題多多,常吃醃制食品、隔夜飯菜,還愛吃過燙的食物。這些食物中亞硝酸鹽含量高,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分解產物胺結合生成I級致癌物亞硝胺,極大增加患食道癌、胃癌和腸癌的風險。而且他們節儉,常把剩飯留到下一餐甚至幾天后吃,讓食物中有害物質更多。專家表示,這種共同的生活方式讓他們面臨相似健康風險,最終導致“夫妻癌”發生。

不良習慣釀悲劇:食管癌確診始末

這對夫妻的飲食習慣著實令人擔憂。日常飲食中,醃制食品如鹹菜、鹹魚是餐桌上的常客。而且他們從不浪費剩飯剩菜,隔夜飯菜下一餐接著吃,有時放了好幾天還繼續吃。此外,他們吃飯喜歡趁熱,滾燙的食物直接下肚。

研究表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是正常食物的数十倍,隔夜飯菜存放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含量大幅增加。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可能引發中毒,長期攝入更會增加患癌風險。

起初,夫妻二人只是偶爾感覺吞咽時有異物感,但並未在意。隨著時間推移,癥狀逐漸加重,出現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等癥狀,這才前往醫院檢查,最終確診為食管癌,且病情已到中晚期,十分嚴重。

飲食惡習為何成癌症“導火索”

  • 高鹽飲食是“隱形殺手”:醃制食品含鹽量高,過多的鹽分會破壞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的保護屏障,使黏膜變得脆弱,容易受到致癌物的侵襲,大大增加患癌風險。
  • 亞硝酸鹽攝入過多很危險:醃菜和隔夜飯菜中的亞硝酸鹽,在人體胃酸的作用下,會與胺類物質結合生成亞硝胺。有研究顯示,長期大量攝入含亞硝酸鹽的食物,患食管癌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出3 - 5倍。
  • 過燙食物是食管“酷刑”:食管黏膜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 - 60℃的溫度,而過燙的食物溫度往往超過70℃。經常吃過燙食物,會反覆灼傷食管黏膜,引發慢性炎症,長期刺激下,細胞就可能發生癌變。
  • 蔬果攝入不足不容忽視:新鮮蔬果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劑,能説明身體清除自由基,增強免疫力。這對夫妻平時很少吃蔬菜水果,身體缺乏這些重要的營養物質,對癌症的防禦能力自然就降低了。

遠離食管癌,這些建議請收好

  • 改善生活習慣:盡量避免長期吃醃制食品、隔夜飯菜和過燙食物。醃制食品鹽分高、亞硝酸鹽多,偶爾吃一次可以,但不能經常吃;隔夜飯菜容易滋生細菌,產生有害物質,能不吃就不吃;吃飯時等食物涼一涼再吃,別著急。
  • 增加蔬果攝入:每天至少攝入5種不同顏色的蔬菜水果,比如蘋果、柳丁、西蘭花、菠菜等。蔬菜攝入量不少於500克,水果200 - 300克。
  • 定期體檢: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定期進行體檢和內鏡檢查。早期食管癌症狀不明顯,通過檢查能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治癒率。
  • 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每天保證7 - 8小時的睡眠時間;適量運動,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

關注飲食,全家共築健康防線

這起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每個人都要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很多人覺得偶爾吃點醃制食品、隔夜飯菜沒關係,但長期積累下來,健康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就像鄰居老張,以前也愛吃醃制食品和過燙食物,後來聽說了類似的案例,開始改變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現在身體狀況明顯改善。

家庭成員之間的飲食習慣相互影響,我們要宣導全家一起改善生活習慣。可以一起制定健康食譜,共同參與運動,營造健康的家庭氛圍。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積極行動起來,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才能有效降低患病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責任聲明:本文僅為健康新聞/健康科普,內容不構成用藥或醫療指南,建議出現健康問題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