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這些“壞習慣”不用改,別人覺得不好,但是胎寶寶很喜歡
更新于:2025-04-06 14:00:28

懷孕以後,我們經常會聽到“懷孕了這樣做不好”“那樣做不行”的言論。難道孕期的禁忌這麼多嗎?其實,有些看似是孕期的“壞習慣”,實際根本不用改,因為對胎寶寶反而是有益的。

【孕期口味大改變】

孕媽媽小何懷孕前不怎麼喜歡吃肉,孕早期過後,卻開始喜歡吃牛肉。婆婆看她吃肉多,勸她少吃點,容易消化不良。但是產檢時,醫生卻說該吃就吃。因為孕期母體為胎兒提供的營養太多,自身容易匱乏,孕媽媽缺乏鐵元素的時候,會對紅肉這些含鐵的食物比較青睞。看似嘴饞,實則是體內缺乏,需要補。

有研究發現,在孕期如果孕媽媽對某種食物非常渴望,這與胎兒發育需求存在著一定的相關性。例如,在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過程當中會需要糖分,這時候孕媽媽就可能會比孕前更加喜歡吃甜品。

民間也有“孕媽媽想吃的,就是胎寶寶喜歡的口味”這樣類似的說法。並不是在為孕期嘴饞找藉口,真的是胎寶寶“發出了信號”。

【孕期情緒易激動】

不知為什麼,懷孕以後淚點就變低了,竟然有孕媽媽喝著牛奶,想起了奶牛的辛苦,就忍不住哭起來。要不是我懷過孕,我都覺得這是段子。但是,作為過來人,我是真理解這種莫名其妙的流淚。

懷孕以後,激增的孕激素就像情緒的放大器,讓孕媽媽有了更敏感的情緒感知和表達。說哭就哭,忍不了一點。雖然說孕期要保持愉悅心情,但是如果想哭還忍著,這樣壓抑情緒,反而對胎兒不好。

所以,孕期的淚點低,哭出來會更好,適當地宣洩情緒,反而能讓孕媽媽保持更加平和的狀態,為胎寶寶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情緒宣洩要適度,也不要總是讓自己沉浸其中,發洩過後,可以跟家人聊天,或者轉移注意力,用煥然一新的心情來面對胎寶寶。

愛哭的孕媽媽,盡量要避免那些傷感情節的短劇影視劇或者圖書,少讓自己觸景傷情。偶爾哭下,還是要以開心為主啦。

【孕期嗅覺太敏感】

別人家的油煙味都能引發孕吐,因為洗髮水的味道不讓老公洗頭,逛超市躲避日化區……這些孕期對氣味的敏感行為,讓常人覺得有些誇張。但是,卻是孕媽媽的真實感受,不能聞真的一點都不能聞。

研究表明,孕媽媽對煙酒、變質食物氣味的敏銳排斥,能夠幫助胎兒降低接觸毒素的概率。孕媽媽的“嗅覺潔癖”,其實是在為胎兒提供安全保護。可別再說孕媽媽矯情啦!

俗話說,母子連心。孕媽媽一些不被外人理解的行為,卻在被胎寶寶暗暗支援。孕媽媽要相信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孕期自己做主。關注孕媽媽的感受,才能更好地關注到胎寶寶。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