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能量最好的方式:不內耗,不自證,不入局
更新于:2025-04-06 01:40:42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

容易因為一次小小的挫敗,就深陷自我懷疑,生怕暴露短板而丟掉飯碗;

常常被他人的情緒所影響,急於證明自己,到頭來卻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由自主地隨大流,按照別人的標準過著自己的人生,結果丟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

這些都是典型處於人際下位的表現。

長期處於人際下位的人,每次面對分歧,首先想到的都是別人的感受;

為了顯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拼命去融入別人的圈子,疲憊了自己,也沒換來他人的接納;

總是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到最後卻失去了自我。

《人生的智慧》中寫道:“命運只負責洗牌,出牌的永遠是自己。”

其實,人際關係就是一場牌局。當我們做到構建底牌、掌握節奏出牌、不盲目跟牌,方可贏得人生這場牌局。

01

不內耗

很多人之所以處於人際下位,在於習慣性自我折磨,這種內耗的心態讓自己長時間處於自我否定和心情低落的狀態。

正如有句話所說:

“精神內耗,說白了就是自己心裡的戲太多了。言未出, 結局已演千百遍;行未果,假想苦難愁眉不展;事已畢,過往仍在腦中上演。”

媒體人嚴慌慌分享過她的故事:

剛進入新媒體公司時,她業務水準不高,不僅寫不出爆款,還有讀者認為她自說自話。

她因此在深夜痛哭過幾回,在同事面前也抬不起頭,對周圍人的聲音變得十分敏感。

一次只因同事說了句“公司要招新人”,她便以為自己要被辭退,內心惶恐不安。

之後的半個月,她不斷試圖從領導的言行中捕風捉影,最終雖未失去工作,卻空耗了精力,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反省之後她才發現:

一直以來阻礙她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正是焦慮情緒帶來的內耗。

工作也好,感情也罷,沒有誰的人生永遠順風順水。

做人,要有更新的勇氣。不要為過去的痛苦買單,而要把握當下,規劃未來。

當我們構建好自己的底牌,真正做到不內耗,才能更好地贏得牌局。

就像陶勇醫生在《目光》一書中坦言,自己剛工作時,很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干擾。

一聽護士長訴說家裡的不如意,實習生小劉埋怨父母逼婚,科室主任吐槽未來前景堪憂……

他就越來越難過焦灼,甚至無心工作。

後來,他想了個辦法。

每當身邊有人吐槽發牢騷時,他就第一時間離開,到外面走廊上讓自己靜一靜。

遮罩掉外界干擾,他很快平復了內心,然後平靜地投入工作。

正如一句話所說:“我們之所以活得很累,並非生活刻薄,而是太容易被外界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久不消散的壞情緒,只會不斷耗人心力,把人拖入事事可悲的惡性循環。

那些長吁短嘆的消極主義者,最能消耗你。一旦允許他出現在你的世界,他就會將你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被負面情緒操控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為壞情緒買單。

將其遮罩在外,不被其影響和消耗,才能讓情緒和心靈重歸平和。

所以,想要掌握主動權,就得遠離那些讓你內耗的人。

當我們主動篩選,主動構建自我底牌,身處一段積極、愉悅的關係中,所有美好都會不期而至,也會形成屬於我們自己的能量場。

02

不自證

莫泊桑在小說《繩子》里提出了一個問題:自證,到底有多可怕?

小說中的奧舍科爾納在路邊撿了根繩子,卻被旁人誣陷他撿到別人丟失的錢包。

於是,他只好拿出繩子,把口袋翻了個底朝天來證明自己。

可別人偏不相信,紛紛說他在演戲。

就在他為此焦頭爛額時,傳來了一個消息:

一位長工向員警坦白自己才是撿到錢包的人,如今已物歸原主。

奧舍科爾納得知后,興沖衝地跑出家門,向大家宣告自己的清白。

沒想到,外界傳言竟愈發離譜:

有人說他和長工是同夥,見事情敗露才去還了錢包,還有人說他是幕後主使。

奧舍科爾納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心只想著到底要如何才能證明自己。

在焦躁與委屈的摧殘下,他日漸萎靡,最終一病不起。

對此,莫泊桑在書中寫道:

“他人的誤解和嘲諷,就像一根束縛你的繩子,你越在意,越辯解,繩子就會越勒越緊,讓你處於自我懷疑與消耗中。”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自證陷阱”

它指的是對方給你貼了一個標籤,你極力地去解釋、反駁和證明,卻陷入了對方的圈套。

人生大部分煩惱,正來自於總想證明自己:

面對他人的質疑,哪怕委屈自己也要力證清白,一味解釋去得到別人的認可。

可是事與願違,越想證明自己的人,反而越容易被拿捏。

你所有的自證只會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再用力也是徒勞。

因為你的解釋,會被曲解成掩飾;你的證明,會被視為造假;你的掙扎,也會被看成是笑話。

無論你如何自證,只會是一場自我內耗的死迴圈,因為自證這件事永遠沒有盡頭。

作家喇嘛哥,曾在一篇文章里講述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在自己寫文章開始小有名氣時,有朋友就善意提醒他,出名是把雙刃劍,在盛名之下,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喇嘛哥心想,只要自己潔身自好,蒼蠅叮不進無縫的蛋。

事實證明,他低估了別人的惡意:

有人說他抄襲別人的文章,有人抹黑他學歷造假,有人批評他的文字油膩,甚至還有人造謠他的生活作風問題。

喇嘛哥無法忍受別人對他的誤讀,他第一反應就是竭盡全力自證清白。

但是他越解釋越混亂,真正體會到了百口莫辯。

再後來,他就任憑別人怎麼說,也不去理會。因為證明謠言是謠言,比證明真相是真相,更難。

果然,當他停止自己的自證行為,內心反而平靜自洽,在寫作事業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這個世界上,有人懂你,就一定有人誤解你;有人信你,就一定有人質疑你。

我們無法左右別人的思想,更無法掌控別人的言行,但是可以拒絕把定義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

楊绛先生說過一段很霸氣的話:

“我已經沒有興趣給每個人留下好印象,你所見即是我,好與壞我都不反駁,我不想解釋,更懶得解釋。至於你怎麼看我,無關緊要,也沒有必要。”

說到底,有些話用不著在意,有些事沒必要較真,有些人不值得在乎。

是啊,試著把自己當局外人。與其苦苦自證,不如把時間留給自己,把真相交給時間。

更好地掌握出牌節奏,永遠不向任何人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強者心態。

03

不入局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書的作者周濂曾說過:“要做淡定的一小撮,而不是狂熱的大多數。”

但現實是,大部分人都選擇去做那狂熱的大多數。

曾有一位讀者對我說:“我還有5年就要結婚了,可是現在還一無所有,沒房沒車沒存款沒物件,很焦慮。”

我好奇的是,為什麼他連對象都沒有,卻知道自己還有5年就結婚了。

結果他告訴我,在他們老家,男人最遲到28歲是一定要結婚的。

有人聽完可能會笑,請先別急著笑別人,很多人其實和這位讀者是一樣的,都在試圖將人生活成標準範本。

很多時候,標準即意味著平庸,也意味著失去了自己。

大學時,選專業因為隨大流,選了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專業;

就業時,因為周圍人都說這個工作好,就稀里糊塗地去了,結果發現根本不適合自己;

結婚時,因為家裡人認為你到年齡了,於是你和相親物件迅速閃婚。

人生苦短,別讓他人的思想弄亂了自己的腳步。

著名哲學家尼采說:“不要讓我們大腦的原野成為別人的跑馬場。”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守住自己的節奏,避免盲目跟牌,真正做到不入局,才能過上如意的生活。

汪國真先生就是如此。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的詩歌因為不隨主流,而不被人接受。

即便如此,他依舊堅守初心,堅持自己的風格。

憑藉著鮮明的個人特徵,汪國真最終收穫了一大批自己的詩粉,成為一代詩歌大家。

有太多的人盲目跟隨別人的腳步,入了他人的局,最終不僅沒能學好別人,還丟失了自己。

一個人最大的愚蠢,莫過於總是拿著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人生之路,拿著別人的生活當標杆。

要知道,拿著別人的地圖,找不出你的人生;照著別人的範本,活不出舒服的自己。

長路漫漫,與其事事盲從跟風,不如多忠於自己的內心,守好自己的能量場。

別讓他人的思想弄亂了自己的腳步,學會獨立思考,不入局才能牢牢把握自己的人生開關。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有這樣一句話:

“人生,想要過得輕鬆,就要做減法。減少讓自己焦慮內耗的想像,減少讓自己費力不討好的行為,減掉虛假、麻煩、不合三觀的人。”

是啊,一切煩惱都來源於顧忌得太多。

想要擺脫人際下位,打好自己手裡的牌,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節奏打出自己想出的牌。

願你我都能保護好自己的能量場

人的一生,只有5天
人的一生,只有5天
2025-03-26 01:22:14
人到中年,越淡越順
人到中年,越淡越順
2025-03-26 01:22:29
工作而已,別太上頭
工作而已,別太上頭
2025-03-26 01: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