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824年,劉禹錫被貶和州。 作為貶官,他只得居住在郊外的一所破舊小屋。 屋外荒草叢生,而屋內也只夠擺放一桌一椅一床。 可劉禹錫毫不失落,反而怡然自得,在那裡讀書烹茶,並寫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銘》。 正如他在文中所寫:何陋之有? 在他看來,生活的好壞,從不在於住所有多豪華,吃穿有多奢侈,而在於一個豐盈的內心。 林清玄也說,要想得到生命的清歡,就要為生命做減法。
當人活到了極致,一定是極簡的。
01
物質極簡
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有個終身奉行的準則:
過最簡單的物質生活,做最豐富的精神思考。
但無論處在哪個時代,偏偏有不少人喜歡追名逐利。
殊不知,人只有精簡自己的慾望,才能活得輕鬆而豐盈。
西元793年,21歲的劉禹錫金榜題名,步入仕途。
當時官場貪腐之風盛行,一個小小縣令,短短兩年就能貪得上萬兩白銀。
官員之間交往,他們更是時常以奇珍異寶為貴。
然而劉禹錫對此嗤之以鼻,他的家中只有些簡單陳設,和普通人家別無兩樣。
他不迷戀珍貴珠寶,也不熱衷深宅大院,更不喜歡精緻的衣服。
一年到頭,只有幾套換洗的官服。
在他看來,免受金銀財寶的誘惑,他才能有心思處理好政務。
西元805年,唐順宗即位,劉禹錫受到重用,並帶頭反貪腐。
結果他受到眾多官員彈劾,很快就被貶至朗州。
朗州地處偏僻,住所簡陋,生活條件很是艱苦。
換作其他官員,從錦衣玉食到粗茶淡飯,定然苦澀難捱。
劉禹錫卻吃喝無礙,即便是野菜也吃得津津有味。
就像他在文中寫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只要靈魂不荒蕪,身居陋室,也有一種簡單的快樂。
閑下來時,他還免費給當地孩童講學,傳道授業。
短短幾天的功夫,他便將貶谪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正如詩人戴復古所言:粗茶淡飯有真味,明窗淨幾是安居。
房子是遮風擋雨的,不是衡量財富和身家的;
衣服是用來保溫的,不是來顯示身份和地位的。
當你的內心足夠簡單,哪怕外人眼中的簡陋與寒酸,你也能感受到簡約、樸素之美。
孔子說,一簃食,一瓢飲,在陋巷,亦有其樂。
一個人真正的高貴,不在富裕的物質生活,而在於繁盛的內心。
02
社交極簡
在讀《劉禹錫傳》時我發現,劉禹錫為官一生,交友卻極少。
細細數來,不過是柳宗元、白居易、韓愈等幾人而已。
但他們彼此都志趣相投,無論處在何種境地,都能相互撫慰。
西元805年,劉禹錫因為改革失敗而被貶謫。
從堂堂朝廷二品大員,到偏遠小吏,他官職驟降。
過去那些向他示好的人,如今都對他避而遠之,生怕受到牽累。
就在他萬念俱灰之時,正值春風得意的韓愈,卻毫不避嫌,千里迢迢地來找他。
剛一見面,韓愈就把自己的詩,拿給劉禹錫欣賞。
到了晚上,兩人抵足夜談,互相勉勵。
正是韓愈的陪伴,他才從先前的失落中走了出來。
到了西元824年,劉禹錫再次被貶和州。
當地官員拚命排擠他,打壓他,孤立他。
多年好友白居易,恰好在鄰州做官,得知此事後,他當即邀約劉禹錫把酒言歡。
宴會當天,白居易召集了眾多當地文豪、官員。
他把劉禹錫請上主座,奉為座上賓,讓他受人禮待。
喝至酣醉,白居易心疼劉禹錫的遭遇,他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知道你才高八鬥,受點挫折也是正常,但整整被貶二十多年,實在是太多了。
劉禹錫當即應和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日聽了你的詩歌,喝了這杯酒,有你這一番話,我又重新振奮了精神。
正像他在《陋室銘》中寫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人生就該如此,圈子不必太大,三兩知己足矣。
相聚時,聊聊家常;一個人時,也能獨享清歡。
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圈子,簡簡單單反而更能享受友情的真摯。
作家周國平說:
這世界有些這樣的人,見了面就能感覺到一種默契,然後在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
有三二好友,三觀相合,脾性相投,就是人生至樂。
03
心態極簡
劉禹錫有一位至交柳宗元。
二人同年中進士,同年高升主持改革,也是同時被貶。
可以說,他們二人前半生幾乎有著相同的經歷。
但結果呢?
柳宗元剛行至中年,就因為仕途不得志,抑鬱而終。
而劉禹錫卻始終簡單灑脫,一直活到古稀之年。
其中關鍵就在於,兩人不同的心態。
不論面對何種打擊,劉禹錫都從無過多的思慮,只管樂觀地活著。
西元805年,劉禹錫被貶,風光無限的生活急轉直下。
不僅丟了官,一家老小也要跟著他四處受苦。
若是其他貶官,定然要一路感慨自己的悲慘遭遇,訴說自己的鬱郁不得志。
劉禹錫卻站在瑟瑟秋風裡,放聲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往今來,文人都哀歎秋天太過蕭條、淒涼,但我偏偏說秋日美景遠遠勝過春天。
什麼人生失意,什麼被貶放逐,只要想得開,所有的雜念統統不復存在。
後來,在貶谪路上,他遇到了好友白居易。
白居易看到他從以前的意氣風發,變成了如今的滿臉滄桑,不禁為他心生不平。
他卻一笑而過,大袖一揮寫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歷經幾十載浮沉,他反倒越活越精神。
在他眼裡,再慘澹的日子也有枯木逢春的時刻,人生仍有無限希望。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曾說:
心裡沒有雜念,簡簡單單、清清朗朗的,日子就好過了。
很多時候,人不是敗給境遇,而是先敗給自己的千愁萬緒。
糾結得越多,束縛就越多;內耗得越狠,活著就越累。
掃掉心上的雜念,持有簡單的心態,任風雨再大,你也能保持一份淡然。
▽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開篇寫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山的高度,水的深度,都是無法決定山與水層次的。
同樣,人生幸福與否,也跟貧富無關。
在他看來,再簡陋的房子,只要能遮風擋雨,就已然足夠。
再卑微的官職,能造福三兩個百姓,內心也是快樂的。
這篇劉禹錫生活最艱苦時寫下的《陋室銘》,文不過百字,卻藏著他的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