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太高的人,往往成不了事
更新于:2025-03-26 01:22:34

我剛考上大學那會兒,家裡特意請了許多親朋好友過來吃席。

席間有位遠房親戚給我遞煙,我婉拒說自己不會抽煙。

親戚立刻不高興地說:“不管會不會抽煙,別人遞給你煙時,你都要收下!”

隨後他嘆了口氣表示,你們這些考上大學的人,智商可能是過關的,但要論情商,還得跟我們這些闖過社會的人多學學。

於是整場飯局,他都坐我旁邊,傳授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當時的我,只覺得他說得頭頭是道。

只是後來放假回家,每次看到這位親戚無所事事的樣子,我都不忍住困惑:

有些人既然情商這麼高,為何到最後還是一無所成?

01

想必在你周圍,也有很多類似的人。

你進了一家公司,他們教你怎麼觀察領導的臉色。

你為了工作推掉飯局,他們批評你不會來事。

他們常常表現得像是人生導師,彷彿擁有洞悉世間一切的智慧。

但走近之後才發現,他們自己的人生往往乏善可陳。

就像《滄浪之水》中的丁小槐。

他剛參加工作時,一個老前輩告誡他:一沒學歷,二沒家底的人,拼的就是情商。

丁小槐信以為真。

每次項目討論會,他都只是笑著不說話,避免說出的觀點,得罪一部分人。

而當部門組織團建時,他又會衝在最前面,想給大家留下任勞任怨的印象。

甚至連工作中的溝通檔,他都根據收件者的職位,琢磨出了十幾種行文格式。

工作了幾年,部門里的同事都對他評價很好。

他也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遲早會得到提拔。

誰知一次人事調整,他被調到新的部門,以前積累的好人緣付諸東流。

還因為搞砸了新領導交待的一項任務,被逐漸邊緣化。

交到手裡的業務越來越少,他閑著沒事,只能跟新同事大談做人的道理。

某天照鏡子時,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面相越來越像當年的那個老前輩。

作家劉震雲說:我認識的那麼多人裡頭,沒有一個是因為情商高而成功的。

很多時候,一個人之所以顯得情商很高,並不是因為歷經世事。

而是終其一生都沒能做成什麼事,只能把時間用來琢磨眼前的那點人情世故。

02

胡寶林曾在《做事與做人》中寫道:

“我這輩子走過最大的彎路,就是聽了一些人的話,覺得做人比做事重要。”

原來他剛參加工作時,在家中長輩的建議下,給單位領導送了自己家鄉的特產。

誰知不僅沒能拉近關係,反而讓領導覺得他只會溜須拍馬、難堪大用。

直到後來做成幾個大專案,才扭轉了自己在領導心中的形象。

作家周國平說:“我們的很多煩惱,是在人和事之間琢磨錯了方向。”

常把情商掛在嘴邊的人,在人情往來的小事上嘗到過甜頭,就容易忽略對自身能力的提升。

反倒是不諳世故的人,能夠專注自己的事業。

董宇輝剛參加工作時,有過一段難熬的時光。

同事討論課題時不帶上他,跟他對接的客戶,總是對他百般刁難。

交上去的材料,領導沒看兩眼就丟還給他。

他覺得是自己情商太低,所以周圍人才不喜歡自己。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他暗暗記下每個人的喜好,盡可能討別人開心。

結果,卻是收效甚微。

無奈之下,他只好埋頭於自己的工位,獨自備課、鑽研教材、苦練普通話。

直到有一天,他的課廣受家長好評,他的發音得到同事認可,製作的課件被領導當眾表揚。

他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成為課題組裡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

我很認同賈伯斯的一句話:跟高手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很少需要迎合他們的感受。

換句話說,一個人情商很高,不能證明這個人很優秀。

反而恰恰說明,他其實很少和真正優秀的人同行。

因為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在意能力的大小,而非情商的高低。

03

說這麼多,並不是要否定情商的重要性。

而是想告訴大家,世上任何持久的關係,本質上都是彼此成就,互為貴人。

你能成事,情商能為你錦上添花。

你沒有真材實料,即使情商再高,也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

讓自己從人情世故中抽離出來,不是一種冷漠,而是放棄多餘的想法,把精力留給真正能影響自己的事情。

現任微創中國CEO的唐駿,曾是微軟的一名軟體工程師。

早年Windows系統在非英語地區發行時,需要同步開發翻譯版本。

翻譯版本不僅要比原版推遲一年發行,還必須修改大量代碼。

而唐駿所在的部門,也為此攤上許多重複的工作量。

很長一段時間,唐駿都把心思用來解決這個問題。

同事喊他一起下班,他盯著電腦說你們先走吧。

週末朋友叫他去聚餐,他說我在公司還有點事要解決。

時間久了,大家都在私底下議論他:性格悶、人緣差、不好相處。

一年後,唐駿向微軟提交了3萬多行的原始程式碼。

這些代碼幫助部門免去80%的工作量,還讓微軟能夠同步發行任意語言版本的系統。

憑藉這項業績,唐駿晉陞為開發組的組長,並且獲得微軟的長期股份。

這時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自動變成了“低調”、“踏實”、“不張揚”。

博主@薛亦墨說:“當你身處底層,不要試圖去做一個情商高的人。

因為那意味著一廂情願的討好,沒有底線的迎合。

相反,你只要努力爬到高處,別人會為你的一切行為,找到合乎情商的解釋。”

少談做人,事在人先。

當你能做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曾經嫌棄你情商低的人,會主動為你吶喊喝彩。

年輕時以為,揣摩人性、通曉世故是必不可少的人生智慧。

經歷的多了才明白,把事做好是更可貴的品質。

生活不是請客吃飯。

把迎來往送的時間用來專注事業,才是成熟的人最清醒的選擇。

別太累了。
別太累了。
2025-03-25 22:56:57